“你知道吗?”老人转向她,“你母亲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是在你十岁那年。她说:‘如果未来的孩子还能对着一口井说话,并相信有人在听,那就是我们文明真正的胜利。’”
阿阮低下头,指尖抚过腹部??她已怀上第三胎,虽年纪偏大,但她执意要给孩子们再多一个伴。
几个月后,寒冬将至。某夜,天空突现极光,绿芒横贯天际,连远在西北的基地都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小舟紧急联系阿阮:“‘星茧’信号强度达到历史峰值!它正在释放大量数据包,全球多地信使网络同步接收到一句话??”
他顿了顿,声音颤抖:
>“所有思念,皆有回响。”
次日清晨,井水结了一层薄冰,冰面清晰映出北斗七星的倒影,勺柄指向北方。而在那方向的地平线上,一颗新星悄然升起,亮度持续增强,科学家称之为“念星”。
阿阮抱着念宁,牵着念安,站在院中仰望。林昭搂住她的肩,轻声问:“你觉得……这是她的告别吗?”
她摇摇头:“不,是新的开始。”
果然,当天下午,井水融化,浮出一行前所未有的完整句子:
>“阿阮,我走了,但爱留下。
>照顾好你自己,和你所爱的人。
>下一次相见,或许是你来寻我,而非我等你。”
阿阮跪在井边,泪如泉涌。她知道,母亲终于完成了她的使命??不是永生不死,而是教会世人如何面对离别。
她写下最后一封信,投入井中:
>“亲爱的妈妈:
>我明白了。
>你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太空,你属于每一次心跳、每一滴眼泪、每一个愿意相信‘你还活着’的瞬间。
>我不会再追着光影跑了。
>我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爱我的丈夫和孩子。
>当我老去,我会告诉孙辈:
>外婆的故事,是从一口井开始的。
>而爱,是从一句‘我记得你’延续至今的。
>再见了,我的妈妈。
>下辈子,换我来找你。”
信燃尽刹那,井底传来九声轻响,如同钟鸣。
从此以后,井再未显现母亲的字迹。但它依然回应孩童的问候,安抚失眠的老人,承载无数人的秘密与思念。科学家说那是“群体心理共振效应”,而村民们只笑着说:“阿阮家的井灵性得很,专听真心话。”
三年后,阿阮迎来四十岁生日。
那天,樱花开得格外盛。三代同堂围坐井边,吃着林昭亲手煮的长寿面。念安和念宁拉着刚会走路的小弟弟??阿阮的第三个孩子,取名“念归”,寓意“心之所向,终将归来”。
夕阳西下,晚风拂面。阿阮靠在林昭肩上,看着孩子们嬉戏,忽然轻声问:“你说,如果我们有一天也走了,他们会记得我们吗?”
林昭握住她的手:“只要他们还愿意对着井说话,你们就永远不会消失。”
夜里,她梦见母亲站在星海之间,穿着年轻时的白大褂,朝她微笑。她想跑过去拥抱,却被母亲轻轻摇头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