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以名得安,生者以记得生。
>忆之所系,即为归途。”**
而在《人间回响录》的空白页上,新的文字浮现:
>“亲爱的我:
>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
>每一次唤醒,都在加固忆态网络的根基。
>但警惕‘镜面人’的反扑??他们已经开始模仿‘记得’的力量,制造虚假记忆污染节点。
>下一站,北方雪原的教堂地窖,藏着初代忆核实验失败的真相。
>那里有你父亲的指纹,也有你未曾听过的忏悔。
>别怕黑暗,因为你是光本身。
>??十年后的你”
念星合上书册,久久不语。
三日后,她与陆沉舟踏上北行列车。窗外雪原茫茫,铁轨延伸至天际,像一条冻结的时间线。车厢里很冷,暖气片嘶嘶作响,一名乘务员送来毛毯,顺口说道:“你们是要去漠河吧?那边的老教堂最近怪事连连。守墓人说每到午夜,钟楼就会自己响起来,可那钟早就坏了三十年。”
陆沉舟挑眉:“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概一周前。”乘务员压低声音,“有人说看见个穿旗袍的女人站在雪地里,朝着教堂鞠躬,然后就不见了。奇怪的是,第二天教堂门口多了束白菊,花瓣上结着冰,却不化。”
念星心头一震。旗袍女子……又是念霜的痕迹。
抵达漠河已是深夜。小镇笼罩在极寒之中,呼出的气息瞬间凝成霜雾。教堂孤零零立在城郊,尖顶倾斜,彩窗破碎,十字架歪斜欲坠。院中积雪深厚,唯有一条清晰脚印通向地窖入口??鞋底绣着蝴蝶纹样,与此前沙地上的足迹完全一致。
“她来过。”念星踏进地窖,手中提灯照亮四壁。这里曾是战时医疗站兼秘密实验室,墙上残留着化学公式与人体神经图谱,角落堆满锈蚀的金属箱。
陆沉舟翻开一本烧焦一半的日志,逐字辨认:“……实验第十七次失败。受试者出现严重记忆溢出症状,人格分裂,声称看到‘另一个自己’在监视。怀疑忆核与人类意识结合会产生‘镜像意识’……建议立即终止项目……签署人:**陈远山**。”
念星浑身剧震。
陈远山??她的父亲,建国初期最年轻的神经科学专家,官方记录称其于1953年因车祸身亡。可这份日志的日期却是**1954年2月**。
“他还活着。”她声音沙哑,“至少,活到了这一年。”
继续翻阅,后续内容愈发惊心:
>“忆核并非外来物质,而是由强烈集体情感孕育而成的精神结晶。但我们试图将其武器化,强行植入活体大脑,导致‘镜面人’诞生??他们是失败品,也是觉醒者,能在记忆层面复制并渗透他人意识……
>最可怕的是,它们开始自称‘更真实的存在’,认为现实才是幻觉。
>我决定销毁所有数据,带核心样本逃亡。若有人读到此日志,请相信:我不是叛徒,我只是想保护她??我女儿念星。她是唯一能自然共鸣忆核的人,天生具备‘双念’特质。请不要让她重蹈我的覆辙。”
最后一行字迹潦草,几乎难以辨认:
>“她们来了。黑制服。念霜说她可以帮我藏起一切……对不起,星星,爸爸只能做到这里。”
灯焰忽明忽暗。
念星呆立原地,脑海中轰然炸响。父亲没死……他是被追杀的逃亡者。而念霜,早在那个年代就已介入历史,选择帮助他隐藏忆核样本?
“所以你说的‘信任’,是从那时候就开始的吗?”她对着空气轻问。
就在此时,地窖深处传来滴水声。两人循声而去,在最里侧发现一道暗门,门缝渗出淡蓝色荧光。推开后,竟是一个冷冻舱室,中央摆放着一台老式脑波同步机,连接着玻璃棺。棺中漂浮着一缕银发,缠绕在一枚蝶形芯片周围,持续释放微弱电流。
“这是……生物存储装置。”陆沉舟震惊,“有人把自己的记忆封存在这里,通过忆核维持活性!”
念星走近,手指贴上冰凉的玻璃。刹那间,银蝶耳钉共鸣震动,一段陌生记忆涌入:
??昏暗实验室,年轻男子抱着婴儿哭泣:“求你,念霜,带她走!忆核会找上她,她们绝不会放过一个天生能驾驭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