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零点,小林站在山顶观测站,手中握着启动器。
风很大,吹乱了她的白发。她抬头望向星空,轻声说:
“林老师,我替你按下这个按钮。”
然后,她按下。
世界静止了0。3秒。
在这刹那之间,数十亿人的意识同时脱离了共感网络的温柔包裹。没有情绪推荐,没有安全感投喂,没有经过优化的记忆滤镜。他们赤裸地面对自己??那些被压抑的悲伤,未曾表达的愤怒,长久以来假装不存在的空洞。
有人尖叫。
有人痛哭。
也有人,第一次听见了内心深处那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
>“我不想要完美。我想要真实。”
0。3秒后,连接恢复。
但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
第二天清晨,新闻频道照常播报:“社会情绪指数小幅波动,现已回归稳定。”
但细心的人发现,早高峰地铁里,多了许多人戴着老式耳机,播放着一段陌生的童声合唱。
学校美术课上,孩子们画出了更多的门、裂缝和星星。
而在世界各地的心理咨询室中,一句新的话开始频繁出现:
>“我不想被治愈。我只想被看见。”
小林回到家中,打开笔记本,在昨日那行字下方,添上最后一句:
>“今天,世界没有崩塌。它只是,终于允许自己颤抖了一下。”
她合上本子,走到窗前。
晨光洒落,街道如常。
但她知道,风已经变了。
而在某间病房里,一位老人突然睁开眼睛,对护士说:
“我记得我妈妈的味道了。是樟脑和茉莉花混在一起。”
他哭了很久,笑得像个孩子。
同一时刻,北极圈内的废弃气象站屏幕上,再次浮现一行字:
>“传递完成。第2,1个节点已响应。”
>
>“他们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