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 > 禁锢岁月(第1页)

禁锢岁月(第1页)

被革职贬为庶人,禁锢于房州,赵楷的政治生命仿佛被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他从一个虽处边缘但仍有官身的“团练副使”,彻底沦为了被圈禁在方寸之地的“宗室囚徒”。生活失去了俸禄来源,仅靠微薄的宗室补贴(几乎被层层克扣)和之前的一点积蓄勉强度日,境况愈发窘迫。

小院的门庭更加冷落,几乎无人问津。刘知州履行监管职责,派了个老衙役定期来看看,确保他没逃跑,也仅此而已。曾经的“赵先生”已成过往,如今的他,在房州百姓眼中,更多是一个带着神秘色彩的、落魄的“宗室老爷”,偶尔茶余饭后提及,也多是唏嘘感慨。

巨大的落差和漫长的禁锢,足以摧垮大多数人的意志。但赵楷,这个灵魂深处烙印着现代理性与不屈精神的穿越者,却在经历最初的消沉后,以一种近乎偏执的坚韧,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和方向。

既然外部世界的大门已经对他关闭,既然双手被无形的枷锁束缚,无法再从事任何“形而下”的实践,那么,他就将全部的心力,投入到“形而上”的世界——知识的整理、归纳、推演和理论的构建。

这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蛰伏”和“深耕”。他要将自己穿越以来所有的见闻、实践、挫折和思考,以及前世那些模糊的科技知识碎片,进行一场系统性的梳理和升华。他要为那棵屡遭摧残的科技树,打下更坚实、更深厚的理论根基。

第一步,是建立自己的“图书馆”和“资料库”。

他让铁蛋和鲁小鱼(鲁小鱼的风湿在南方潮湿环境下依旧反复,但精神状态尚可)想尽一切办法,从房州乃至邻近州郡搜罗书籍。不仅限于儒家经典,更多的是被士大夫视为“杂学”、“末技”的书籍:农书如《齐民要术》(残本)、医书如《千金方》(摘要)、工巧之作如《梓人遗制》(流传的工匠经验集)、地理志、游记、乃至一些道家炼丹术的杂记(其中或许蕴含原始的化学知识)。他甚至托人高价购买了一些流传到南方的、关于西域乃至更遥远国度的模糊记载(如《经行记》、《岭外代答》等),试图开阔眼界。

书籍来之不易,且多为残卷或抄本,字迹模糊,谬误百出。但赵楷如获至宝,每一本都反复阅读,用自制的炭笔在废纸上做笔记,摘录要点,辨析真伪,试图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

第二步,是开始系统性的“纸上谈兵”——撰写笔记。

他不再满足于零散的记录,而是开始分门别类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他将搜集到的信息和自己的思考,整理成几个大类:

1。《格物粗探》:主要记录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包括力学(杠杆、斜面、滑轮、重心)、热学(热胀冷缩、燃烧、传热)、光学(小孔成像、光的直射反射)、简单的物质性质(金属、木材、石材、水、空气等)。他尝试用最朴素的语言去描述现象,并推测其背后的原理,虽然很多推测幼稚甚至错误,但体现了一种追求理性解释的努力。他尤其关注那些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现象。

2。《匠器辑略》:整理和评述他所见过的各种工具、机械、器械。从最简单的锄头、纺车,到复杂的弩机、砲械,乃至他尝试改进过的农具、医械。他不仅描述其形制、用法,更着重分析其结构原理、传动方式、效率瓶颈和改进方向。他绘制了大量的示意图(虽然粗糙),并尝试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尽管缺乏数学工具,只能进行定性的、基于经验的推断。

3。《度量衡考》:这是他最为执着的一个领域。他深知“标准化”和“精确计量”的重要性。他详细记录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度量衡制度(尽可能搜集到的),比较其优劣,并提出了自己设想的一套基于自然常数的、十进制的度量衡系统的雏形(当然是极其简陋和理想化的)。他反复推敲基本单位的定义(如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思考如何实现标准的传递和复制。这部分工作最为抽象,也最为困难,但他乐此不疲。

4。《材性杂记》:记录他对各种材料性能的观察和试验结果。包括金属的硬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木材的强度、纹理、变形;石材的硬度、耐久性;以及一些特殊材料如石灰、粘土、煤炭、石油等的性质。他特别关注材料处理工艺(如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对性能的影响,并尝试总结一些经验性的规律。

5。《农工蠡测》:结合农书和自身见闻,思考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其改进可能。如耕作方法、灌溉工具、粮食加工、纺织技术、陶瓷烧制、采矿冶金等。这部分更侧重于应用层面的思考,虽然无法实践,但他仍在纸上进行“设计”和“优化”。

撰写这些笔记的过程,极其枯燥和艰难。他缺乏系统的科学训练,很多概念模糊不清,推理漏洞百出。但他始终坚持着,用最严谨的态度(相对这个时代)去对待每一个问题。他常常为了验证一个想法,反复查阅资料,在纸上画满图形,进行复杂的(但往往是错误的)计算,直到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或方案。

第三步,是尝试进行“思想实验”和“理论推演”。

在缺乏实验条件的情况下,他只能在脑海中构建模型,进行推演。例如,他反复思考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深层含义,试图推导出更复杂的机械组合的省力效果;他想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空气中运动的阻力差异,思考流线型的概念;他甚至异想天开地思考,如果有一种力量能让所有物体都相互吸引(万有引力的模糊概念),那会对天体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些推演大多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但其中却闪烁着科学思维的火花。它们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让他对自然规律有了更深一层的、朦胧的敬畏和好奇。

漫长的禁锢岁月,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阅读、思考和书写中悄然流逝。外界的新朝政局逐渐稳定,赵曙(英宗)的皇位日益巩固,但对于被遗忘在房州一角的赵楷来说,时间仿佛凝固了。

铁蛋和鲁小鱼是他仅有的伙伴。铁蛋负责外出采买和打探消息(虽然消息有限),鲁小鱼则帮着整理书籍、磨墨铺纸,偶尔也会被赵楷拉着讨论一些技术问题。主仆三人相依为命,生活清苦,却也在精神世界里找到了一丝安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