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166章 尚公主(第3页)

第166章 尚公主(第3页)

“快……拼鳞片……它要成型了……”

众人急忙取出收藏的金属碎片,依纹路一一嵌合。随着最后一块归位,整幅图案豁然显现:竟是一座巨大的立体网络图,脉络分明,节点闪烁,形如一棵扎根大地的巨树。树根深埋南中,枝叶却已覆盖十二州,甚至延伸至塞外、海岛、西域。

而树干中央,浮现出一行古老铭文,似篆非篆,似梵非梵:

>**“民思所向,金石为开;众志成器,万古不摧。”**

岩桑抚摸斧柄,老泪纵横:“赵文远……你当年铸斧时说,要造一把斩断奴役的刀。可你看,它没变成武器,它成了……**根**。”

话毕,铁斧嗡鸣震颤,金线彻底贯通,整柄化作温润晶石,光芒内敛,宛如沉睡的心脏。

就在此时,江陵传来急讯:李昭在指导农户修建新型排水渠时,突遭雷击昏迷。民间传言四起,或称“天谴”,或言“神护”。守心堂派医队星夜奔赴,却发现他脉象平稳,只是陷入深眠,唇间反复呢喃两个字:

>“桥……桥……”

七日后,李昭苏醒。第一句话便是:“快通知各村,今年秋收后,必须集资修桥!不是石桥,不是木桥,是**铁索吊桥**!我要让每条河都不能再隔断人心!”

众人愕然。他却取出一张草图,竟是横跨长江支流的悬索结构设计,旁注:“材料可用废弃犁铧熔铸,塔基以《水平仪》校准,工期不超过六十日。”

“这不是为了过河。”李昭望着窗外稻田,目光深远,“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再宽的江,也挡不住想牵手的人。”

消息传出,北地百姓自发捐铁。旧锅、断锄、锈箭头……凡带铁之物皆被送来。工匠们日夜熔炼,竟真在三个月内建成首座“同心桥”。通车那日,三百孩童手拉手从桥上走过,齐声朗诵《共耕约》全文。桥身晃动如琴弦,奏出无声长歌。

而在倭国,少年归客柳生信实现了诺言。他没有掀起战乱,而是游走各藩,教渔民用竹哨传递潮汐信息,建立“潮音会”。一次风暴前夕,他凭南中学得的气象观测法,提前预警,救下整村性命。族人欲奉他为酋长,他却跪地不起:“我不做王,我只做风。风吹过,留下的是种子,不是脚印。”

多年后,日本列岛南部遍布“信风碑”,上书汉字:“此路由南中来,此理由人心生。”

岁月流转,春去秋来。

又一年丰收祭,代郡百村联合举行“光明回流”仪式。人们将写满心愿的河灯逆流送上江陵,与南中顺流而下的灯火交汇于江心。光点交融,如星辰碰撞,照亮整条长江。

沈青娥站在岸边,手中握着一封信。是阿?亲笔:

>“青娥:

>你问这条路能走多远?

>我说,只要还有一个母亲愿为女儿起名‘望娥’,

>还有一个孩子敢在墙上刻‘要干净’,

>还有一个曾犯错的人愿意悄悄递出一本《议事规则》??

>那么,火就不会灭。

>

>我们不必抵达终点,

>我们只需确保,

>每一代人都能找到点燃自己的那颗火星。”

她读罢,将信折成纸鸢形状,放入一盏河灯中。灯火载着它缓缓漂向远方,最终融入无垠光海。

夜空中,一只真正的信鸢掠过月牙,尾翼上的“眼睛”静静凝视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