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才:“你的汉话说的很好,可是汉人?”
把都母亲一阵慌张,讷讷不敢言。
李良才:“无碍。我是想请你做工,你可识字?”
把都母亲眼睛一亮:“老爷可是想找小女做通事?小女识得几个字。小女的母亲是汉人,从小教过小女识字……”
把都母亲一脸紧张,生怕李良才看不上她。
李良才心中暗暗叹一口气。
这女人的母亲,是汉人,而且,能教她识字,显然也是读书识字的。
能读书识字的女人,十之八九是士绅子女。
沦落到这敕勒川来,给北虏生育子女……不用问,定然是被打草谷劫掠来的。
这也是个可怜人的可怜一生。
李良才:“读书识字就好。我不要你做通事,我们不需要通事。想跟我们榆树湾商队做生意,前提条件就是要会说汉话。”
李良才平静的语气中尽显霸气。
李良才:“我们李记准备在归化城捐献一座学校,教授当地百姓说汉话,写汉字。我雇佣你做老师,做教书先生,每天管三顿饭,每月给二两银子,你可愿意?”
李良才倒也不是故意压低工钱。
理事院对公司用工,是有要求的。
凡拥有榆树湾户籍的百姓,正式工人,女子不得低于六百,男子不得低于八百。
但是,对没有榆树湾户籍的人,就没有要求了。
理事院甚至鼓励企业对外发展时,多压榨当地劳动力。
饶是这二两银子,也已经让把都母亲十分满意。
她立刻道:“愿意。小女子自然是愿意的。只是……小女子如何能做得了教书先生?”
李良才:“就是教授本地人说汉话,写汉字,你懂当地语言,又会说汉话,当然没问题。”
把都母亲惊喜:“谢谢老爷。”
每天管三顿饭,每个月,还能有二两银子拿回家。
这足够让他们母子二人活命了。
李良才:“那就这样定了。留下你的姓名和住址。明天还是到这里,来找我们商队。学校筹建,事情很多,你从明天开始,过来帮忙吧。从明天开始,给你算工钱。”
把都母亲千恩万谢,拉着把都,向外走去。
一边走,一边抹眼泪,这是开心的眼泪:“孩子,以后娘每个月能拿回二两银子。如果老爷开恩,还能带些饭菜回去,咱们娘俩有活路了。”
把都听着,犹豫着什么,突然甩脱母亲的手,跑到李良才跟前,大声道:“老爷,我能做你们商队的护卫吗?我会骑马,能挽弓!”
李良才:“哦?你这么小,就想做商队护卫?”
把都:“我不小了,已经十岁了。只要管我饭吃就行,我不要工钱。我的弓射出去的箭,也能杀得了人。而且,再过两年,我就十二岁,我就跟成年一样了。部落里许多勇士,十二岁就能跟随父亲上阵杀敌了。”
把都目光炯炯,因为正在长身体的原因,身上很瘦,但是,看上去很壮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