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影视:从玫瑰的故事开始 > 第32章 谈判(第2页)

第32章 谈判(第2页)

刘代表自然也听到了,这无疑是江屿方面另一种形式的实力展示。

沉吟片刻,知道强硬逼迫不可能,便说道:“江司令的意思,我明白了。

我会如实禀报少帅。只是这名义上的归属和实际自治,还需一个明确的名分和界限……”

双方后续又就具体细节进行了反复磋商。

最终,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江屿所部接受奉系改编,授予“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独立第五旅旅长”兼“鲁南地区保安司令”的头衔,名义上归属奉系,但番号有独立性。

张学梁方面承认江屿对目前己占据的郯城、费县、苍山三县的完全控制权,包括行政、税收、人事任免及军队指挥权。

双方以现有实际控制线为界,互不侵犯。

若北伐军进攻奉系,江屿部有义务在侧翼进行牵制。

外部压力暂时缓解,江屿立刻将工作重心转向内部建设,尤其是农业。

在这片土地上,谁抓住了农民,谁就抓住了根本。

江屿成立了首属政府的“农村复兴委员会”,自任主任委员,抽调了一批识文断字、懂得农事的干部,包括早期培养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后来招募的,进入委员会工作。

委员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广良种和科学种植。

设法从高产区甚至更远的地方,引进了“脱字棉”棉种、“金皇后”玉米和“齐穗”小麦等经过试验证明高产的品种。

并非强制推广,而是先在每个村划出“示范田”,由委员会派出的技术员指导种植,并承诺若减产则赔偿。

秋收时,示范田的产量远超传统田地,立刻引起了轰动,第二年不用催促,农民们就争相换种。

第二件事是大规模兴修水利。

以往的水利工程多是零敲碎打,现在则由县府统一规划,招募农民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参与,管饭并支付工钱。

开挖疏浚了主要河道,修建了数十里长的灌溉渠系和十几座蓄水塘坝。这不仅解决了干旱问题,还吸纳了大量闲散劳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颁布了《租佃条例》。

条例明确规定:地主收取地租,最高不得超过土地正产物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五(即三七五减租);

禁止任何形式的额外剥削和强制劳役;

保障佃户的永佃权,地主不得无故撤佃;

鼓励开垦荒地,垦荒者拥有优先承租权,并可减免三年地租。

同时,政府尝试试点建立第一批“农业信用合作社”,向资金困难的农户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农具、种子、牲畜。

这些政策如同重磅炸弹,在乡村引起了巨大震动。

广大佃户欢欣鼓舞,感觉终于有了盼头。

而部分地主则强烈反对,但在江屿强大的军队和民意面前,他们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

江屿也并非一味打压,对于配合政策的地主,在工商业投资方面给予了一些补偿和优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