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地,一个膀大腰圆的少年,便伙同几个同样见状的少年,直奔孔希学父子而去。
在朱闲的治理下,这里的孩子从来不缺吃食。
再加上自幼帮着父母做农活,一个个都非常健壮。
此刻几个人同时起身,还颇有威势的样子。
“我,我是来找你们家少爷朱闲的,这便是朱家的待客之道吗?”
一看情况不妙,孔希学瞬间就怂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
不能和这种莽夫硬刚,自己堂堂衍圣公,岂能让他们损伤?
一听到朱闲的名字,方孝孺瞬间为之一怔,接着问道:“朱闲?你们是来找少爷的?”
“对啊!”
见提起朱闲的名字有用,孔希学这才松了口气。
接着便看向方孝孺,冷声道:“没想到朱闲聘请的教书先生,竟然如此无礼,待我见到朱闲少爷,必须跟他好好说说!”
方孝孺眉头一蹙:“你们究竟是什么人?找朱闲做什么?”
“我们。。。。。。”
孔希学刚想报上名号,但是说到一半,就突然停了下来。
朱元璋可是叮嘱过的,要隐藏身份。
自己如果提前暴露了,势必惹朱元璋不快。
一想到这,孔希学轻咳了一声,说道:“我们是附近的儒生,听闻你家少爷对儒学颇有见解,所以前来讨教。”
“和朱闲讨教?”
方孝孺闻言,瞬间了然。
原来是前来讨教儒学的儒生。
看来是朱闲对于儒学的见解,外传了出去。
二人这才闻名而来。
这种情况很常见,以前就有许多人,会来向他讨教。
不过无一例外,都败得一塌糊涂,直到自己遇到朱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