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后狐臣总想以下犯上 > 琳琅宴辨茶指疑情(第2页)

琳琅宴辨茶指疑情(第2页)

这两件事接连发生,实在过于巧合,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两者之间的关联。若是皇上真是因探子传信才迅速来信施压,那不正说明王府的确有内奸?

但晏凤辞此时的身份,是事后才以胡云方侄子的名义出现,时间线上难以解释,并不能如实向他告知这件事的原委。

上一次谢镜疏突然问出这个问题,他尚且能耍些小花招脱身,这一次两人隔得如此之远,想要故技重施,已是不太可能。他只好快速思索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来取得谢镜疏的信任。

“草民未曾回到叔父身边学医时,曾在京中贵人家做过一段时间随从,或多或少也听前主人隐晦提到过一些有关情报收集的机构,其中人员甚至有甚者数十年如一日伪装身份,王爷您就如此笃定王府中没有这样一位神通广大的锦卫使?”

“没有。”谢镜疏语气斩钉截铁,几乎是立即否定,“府中每一个人,我皆知根知底,忠心耿耿。”

晏凤辞故作疑惑道:“那他们明明是净过身的内侍,为何作侍从打扮?而不作太监装扮?”

“你是如何得知?”谢镜疏绷紧了脸,语气沉沉:“他们本就是侍从,从来不是什么太监。”

听他话中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晏凤辞不以为意,只察觉到他表情波动,那副一直游刃有余的面皮下终于裂开一道口子,晏凤辞便知他很看中这群侍从,或许可以从此处入手。

“我见侍从们声音尖细,皮肤细腻,又没有半点胡须,便猜出一二。”晏凤辞直言不讳,“王爷虽对这群侍从颇有信任之心,然而人心易变,您虽知晓他们的过去,却又不清楚他们的未来会如何发展。”

谢镜疏听了半晌,只听出他在一门心思打太极,不肯说出理由,有几分不耐:“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恰在此时,王义端着一盏淡雅的紫砂茶壶走过来,为晏凤辞奉上一盏热茶,霎时茶香四溢。

他看见晏凤辞面前碗筷还是整齐地摆在原位,没有移动的痕迹,又抬头望向谢镜疏那边,也是同样的情形,便认为他在王爷面前拘谨,开口道:“王爷由我伺候,晏公子想吃什么,尽管动筷,不必拘束。”

晏凤辞拱手感谢,端起茶杯,对着水面轻轻吹了一口气,茶香弥漫鼻尖。

那股清新的茶香顿时将疲惫一扫而光,他却微微皱了眉头,又对着水面吹了一口气,细细嗅闻起茶香。

“王总管,这茶叶叫什么?”

王义答道:“这是上好的碧螺春。”

晏凤辞看他一眼,眼神中带有探寻,王义有些不自在:“怎么了,这茶有什么问题?”

“不像。”晏凤辞道。

“什么不像?”王义不解。

晏凤辞闭上双眼,轻抿一小口,仿佛印证了猜想,随即摇头放下茶杯,肯定道:“这不是碧螺春。”

“我亲眼看见侍从将碧螺春放入茶壶,怎么不是碧螺春了呢?而且这滋味……”王义举起那茶杯嗅了嗅,也察觉出异样,又深闻了一口,眼神蓦然亮了一下。慌忙将茶水倒入空碗中,放于桌面,打开茶壶盖,滤出早已被滚烫的热水泡开的茶叶。

卷曲的茶叶已经伸展开来,还能看得出几分原本螺形的模样,只是茶叶整体颜色偏黄,不及碧螺春那般鲜绿。

王义佩服道:“晏公子怎么认出此茶不是碧螺春?”

“碧螺春常于果树间种植,因此有种独特的花果香气。而此茶,虽形似碧螺春那般卷曲,带有明显的栗香,却无碧螺春那种鲜明的香气。”晏凤辞用筷子拨弄那几片茶叶,“这是都匀毛尖,也是十大名茶之一,虽远不及碧螺春名贵,但论起价格也是价值千两一斤的好茶。”

谢镜疏沉声问道:“王义,府中可曾用过都匀毛尖?”

王义略微思索:“从未用过。府中常用的茶叶不过是北庭当地产的绿茶,碧螺春这等名贵茶叶每月会有库存记录,我都会一一过目,不曾记得有过都匀毛尖。”

晏凤辞爽朗笑过一声:“为何不查一查是谁将这毛尖冒名顶替碧螺春,看来这名胆大包天的侍从这么做并非一日了。”他转头,将一只胳膊靠在扶手上,仰头对着坐在主位的谢镜疏,意味深长道,“王爷,您看,方才草民那一番话说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不,可疑之人自己就冒出来了。”

用都匀毛尖顶替碧螺春这件事,王义虽然毫不知情,但对属下疏于看管与他也脱不了干系。王义气的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即将那小子揪出来,但见二位还未动筷,只得强压火气,先一步着手布菜。

谢镜疏沉默不语,任由王义按照他的口味布了几道菜。

晏凤辞这边倒是心情颇佳,随意夹了筷面前的菜肴,便仗着对面那人目不能视,肆无忌惮地端详起谢镜疏表情。

只见他那两片润泽的红唇轻启:“晏公子慧眼如炬,看来王府还是太过安逸了。”

晏凤辞脸色微沉,旋即化作一抹明媚的笑容:“草民何德何能竟得王爷如此评价,实在受宠若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