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妧她们的饭馆又开张了。
自从去年生意好后,秋妧觉得一个饭馆若想长久干下去就得学会雇人。
如今宗母和月阳都得在家中,铺子那边就三水一人帮忙招呼,根本不够用。
只是如何雇人,去哪里雇人又成了新的问题。
但是三水是原主家留下的,她只后面续了契。
现在要找新的,她得好好打听打听。
三水听她一提,立马道:“这啥有难的,掌柜的您不如直接买两个回来,以后这铺子越来越红火,难免有眼热使坏的,用自己人最放心。”
买两个?秋妧从未有过这个打算。
买了人就得安排住处,和不熟悉的人住在一起,秋妧也不放心。
可三水说的又很有道理,秋妧一琢磨觉得买两个奴仆回来也不错。
不过这奴仆什么价她就不知道了。
但这好打听,秋妧去问了牙人,那边说几两的都有,小孩二两多,成年人壮实能干能看家护院的那种就得七八两。
秋妧只是让他们在饭馆帮忙,倒也用不上那样的。
她跟着去挑了挑,最后选了两个。
一个十四的瘦弱男娃,说是爹娘没了,为了混口饭这才把自己卖了。
另外一个是三十多的妇人,她死了丈夫,又没孩子,便没婆家撵了出来。
秋妧觉得这二人不错,至少面上干活利索。
她直接交了钱,得了二人的卖身契。
当日她就把人带回了饭馆。
那二人没在饭馆干过活,但有三水指点着,二人上手很快。
男娃叫四旗,主要在前面跑堂端菜,妇人叫元姑,她主要在后院洗菜择菜。
秋妧将他们买了回来,但也会每月给二人工钱。
不过那钱自然就少多了,但饭馆管吃管住,他们平日也花不上什么钱。
秋妧买人这事,还是夜里吃饭时大家伙才知道的。
宗母一辈子住在山里,哪听说过村里人买人回家伺候。
“娘,那二人我先让他们在饭馆住着。”秋妧给大家解释道:“咱们以后肯定买卖要做起来,到时候得用人,我想着与其雇人不如直接用自己家的。买回来的至少能和咱们一条心。”
秋妧这么一说,宗母瞬间理解了。
“娘就是没想到,娘都这么一把岁数了,还能见到家里过上有奴仆的日子。”
“娘,那二人先不住咱们家,不过有他们在,饭馆里能清闲不少。”
宗母应道:“娘晓得,晓得。娘就是高兴。”
说着宗母竟然红了眼。
众人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一出。
宗母从他们摆摆手,“娘没事,娘真是高兴的。”
宗家几辈人靠
山吃山,从未下过山。
可自从秋妧进了家门,他们不仅搬下了山还住上了大院子。
如今都买了奴仆。
这可是宗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娘,这些日子您就甭去饭馆帮忙了,那边人手够。”秋妧道,“您啊就在家歇歇,看着您的孙子孙女就成。”
家中离不开人,宗母在这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