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淮阴县主·邯郸道 > 黄金台对峙(第2页)

黄金台对峙(第2页)

容芝妍看到左右两侧的人,知道自己在他们眼中就是个跳梁小丑,起身抬脚踢歪了案台,满案杯盏碎落一地。

“桓清与你别得意,你们这一个个又能耐我何?我知你是吃不得半点亏的,那最好本事再大一点,否则咱们走着瞧!”说罢,甩了甩衣袖,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此地,退至楼道中的仆从侍女纷纷跟上她。

桓清与转身请许师入席,“许主簿辛苦,今日我做东,还望主簿赏脸入席。”

“县主见外了,此乃许师分内之事。”许师收起画板和卷轴,向席上之人作揖行礼,“许师见过各位贵人,因现下还需回大理寺处理公务,先行告辞,望各位见谅。”

许师虽是许氏旁支,生活用度近于寒士,但为人行事从容有度,谦逊中不乏洒脱,让在座几人对他都颇有好感。纵是山凌这种不太爱官场交际的公子哥儿,也对他礼敬甚备。

见他固辞,桓清与只得放过他。

“恕师冒昧,县主可否借马车将在下送至大理寺,临近午时,恐赶不上公廨内的午饭了。”这话让别人说起来可能有些寒酸,但许师一脸坦然,倒让众人感到有几分好笑。黄金台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他不要,偏偏回公廨赶那寻常官员都不屑一顾的公家饭,真是奇人多怪事。

桓清与闻言微微一愣,笑道:“当然可以,清与腿脚不便,就让连云代我送许主簿一程。”连云在一旁颔首领命。

“有劳连云姑娘。”许师对连云道了一声谢,与她一同离开。

桓清与先斟了一杯酒,敬席上几人,“今日之事,让你们牵连进来,实在抱歉。”

山凌也倒了杯酒,“我不过是来蹭顿饭,你不必多虑。”

崔菀则抬手换下她的酒杯,给她递了一杯茶,“你身子不适,少喝点酒吧。”

桓清与从善如流。

“你一向不爱吵架,今儿累着了,可得多吃点!”齐谖摆弄着食案上的菜品,先为桓清与、崔菀等人盛了一碗汤,又道:“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你们为什么不叫上我?若不是我跟着哥哥来黄金台遇上你们几个,就被你们蒙在鼓里了。”

桓清与略带歉疚地说道:“原是不想你为难,以后不会这样了。”

“好啦好啦,咱们赶紧趁热吃吧,黄金台菜品是真不错,就是贵了点。”齐谖一脸天真地张罗着,“不过好在清与的钱袋很争气,吃不穷,哈哈哈哈!”

几人十分默契地不再谈论方才之事,认认真真吃完这顿饭,聊聊近来各自近况。山凌的桃花扇最近生意火爆,奇闻逸事也最多,他讲得绘声绘色,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左侧隔间也逐渐热闹起来,桓清与隐约听见几个熟悉的声音,一时又难以分辨,直到他们散席,一群人乌乌泱泱穿过过道,她才看清是齐浔一行人。

“我怕你被欺负,就让哥哥和他那些狐朋狗友坐在旁边隔间了,你知道,我哥他骂人打架都挺厉害的。”齐谖用极低地声音解释道。

“哈哈哈哈,齐大公子听到你这评价整张脸都得气绿了。”山凌忍不住大笑,笑罢才缓了一口气道,“不过谖谖真是聪明,我刚在同行的人里边看见何家小公子了,他可是金陵城最快的嘴,任何事一传到他耳朵里,他定要从世家公子小姐一直讲到走贩屠夫跟前去。”

众人闻言皆笑。

崔菀问道:“清与,你需要我们如何帮你?”

“佳景,多谢你。”桓清与又看向座中几人,“你们已经在帮我了,余下的事很快就会见分晓。”

傍晚时分,一轮红日正拖着漫天云彩奔下西山,余晖透过重重松柏,泼洒在大理寺公廨的大门上,红光暗影,纠缠交错,彤云翠柏,两相辉映。

许师在食堂用完饭,拿一块净布擦了擦手,将剩下的两个馒头、半份咸菜装进一个老旧的桃木食盒,用麻布包了起来,带着一路走回议事堂。殷红霞光流泻在他的官服上,却照不见他的脸庞。

大理寺一众官员早在申时二刻散值的钟声响起前,走得七零八落。有人临走还会将一些当值的文书交给许师收尾,反正每日只有他一人爱在公廨吃晚饭,饭后回议事堂挑灯夜读一个时辰,再启程回家。

今日许师翻阅了本朝开国以来,所有涉及“八议”的卷宗,又到藏书阁中查看了汉代大儒郑玄所著的《汉律注疏》,及至申时末才收好自己案前的卷宗文书,锁上大门离开。

走出大理寺正门的那一刻,想起上午桓清与问他是否得偿所愿,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牌匾,兀自笑了笑,拎着食盒扬长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