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是位普通的小姐,承远侯的夫人沉疴已久,宫里的御医都治不好,人家宋小姐轻轻松松就给治好了。承远侯为了感谢宋小姐,还认了义女。如此医术又和侯爵府结了干亲,也不比国公府差多少。”
“我知道那位宋小姐,她不仅治好了承远侯夫人,还建议承远侯在城中开设药棚,无偿接济没钱买药的百姓。我娘患了风寒,就是吃了药棚给的药好的。”
“如此说来,那可真是位菩萨心肠的小姐。”
“可是我听说方家世代书香世家,规矩很多的。那位方大公子,平日里板着一张脸,少有人见他笑过。宋小姐嫁到方家也未必是桩良缘。嫁过去之后,日子过的冷冷清清,有什么意思?”
议论声渐渐传入承远侯府。这日,香凝照例去侯府给夫人请平安脉。
侯夫人关切地问道:“听说,方家已经派媒人去你家提亲了?”
香凝红了脸:“是。”
“方家可不是好相与的。”侯夫人皱了皱眉头,并不认为是桩良缘,“方家世代的书香门第,规矩多得离谱。还有那方家公子虽然年轻有为仕途正盛,却是个出了名冷面冷心的冷君子,丝毫不懂得怜香惜玉。这门亲事可是你自己愿意?你若不愿,别勉强,义母去为你周旋。”
香凝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都觉着方怀瑾不好相处,她解释道:“方大人待我很好很照顾我,我是愿意的。”
侯夫人见她双目含情脸颊绯红,确实不像有半分勉强之意,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也是,你这样好的姑娘,再冷情的君子也会软了心肠。若不是我膝下无子,也想聘了你来做媳妇,哪还轮得到方家?”侯夫人顿了顿,又嘱咐道:“那方家虽说是规矩大,但你也别怕。日后过了门,若是谁敢给你气受,不必忍着,尽管来找义母我。我们侯府永远是你的后盾。”
香凝从小离开父母,即便是幼时还在爹娘身边时,爹娘也总是唉声叹气地抱怨她是个女娃娃赔钱货,从没感受过半分母亲的慈爱关怀。侯夫人与她非亲非故,却对她如此关心,她很感动,起身郑重地行了一礼,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多谢义母,义母您对我真好。”
“和我客气什么?快起来!”侯夫人示意丫鬟把香凝扶起来,继续道,“说起来我们侯府也许久没办过喜事了,正好趁着你的这桩亲事热闹热闹。你放心,你的嫁妆我早有打算,绝不会让方家看轻你。”
“义母已经待我很好了,怎么好意思让义母再破费?”
“我既认了你做女儿,你嫁人我自然要出力的。再说你兄长毕竟是男子,又没娶过妻,许多事情难免想不到。有我们侯府帮着一起操办,更加妥帖。”侯夫人顿了顿,突然打趣地笑道,“方家公子既待你很好,你肯定也希望有场完美的婚礼吧?”
“嗯,我期待这桩亲事期待了许久,很想嫁给方大人。”这些日子香凝从侯夫人身上得到了太多善意与温暖,不知不觉就说出了心里话。
侯夫人一怔,倒是没想到香凝对方怀瑾的情意如此之深。片刻后她拍了拍香凝的手:“你这丫头之前什么金银谢礼都不要,我还以为真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医仙,难得见你也有了俗世的念想。放心,义母一定帮你操办好,让你成为最漂亮的新娘子,风风光光地出嫁。保管那方家公子,见了你就被迷得神魂颠倒。”
侯夫人的话让香凝心中向往,她没再拒绝,听着侯夫人介绍操办婚礼的注意事项,一股暖流划过心间。她不禁想,现在的生活真好啊,简直是梦一般的好日子。
为了庆祝他们的亲事终于落定,也为了感谢朝华和沈愈的援手,方怀瑾在六合楼置办了一桌席面。
六合楼包厢内,一桌美味珍馐,朝华笑着提起酒杯:“来,恭喜有情人终成眷属。”
香凝握着酒杯,满是感激道:“多亏郡主和沈大夫帮忙,我才能获得方老爷方夫人的认可,我心里很感谢你们。”
方怀瑾也十分动容地说道:“我与香凝的亲事几经波折,若非朝华和沈愈仗义帮忙,难成今日之圆满。这份情谊,瑾深记在心,永不会忘。”
朝华摆摆手:“我不过是跑跑腿传传话,算不得什么。要说谢还得谢香凝自己,那么厚的医书,我连看都看不下去,香凝短短时日就背下来了。还有那召魂针法,我瞧着宫里的御医也没有这手法。是香凝的勤奋和天赋,才让那顽固的”朝华本想说那顽固的老家伙,话到嘴边想起到底是方怀瑾的父母,硬生生改口道,“那最重视门第的方家老爷夫人接受这桩亲事。”
沈愈的脸上挂着温文尔雅的笑容:“这世上最圆满莫过于两心相知长相厮守,能帮怀瑾和香凝姑娘玉成此事,我心里也很高兴。”
“不错不错。”朝华一口饮尽杯中酒,“谢来谢去多没意思,你们有了结果,我和沈愈都很高兴。今天六合楼这么好的席面,少讲些虚礼,尽情享受品尝才是正经!”
方怀瑾和香凝对视一眼,笑道:“好,今日不讲其他,只当把酒言欢畅快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