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上只有过了升学线的学生才有具体的分数,其余的便是过了技术学堂的,没有名字的就是没过。
榜单一贴好,乌泱泱的就围满了人,有来给自家孩子看成绩的,也有看热闹的。
有的没上夜校不识字的,就让旁边的人给念。
众人抬眼望去,出声道:“第一名,文兰娘,200分!”
“这200分是满分吧,一分没扣啊?”
“这是谁家女儿,这么厉害?”
“文家那个,他娘子在纺织作坊上班,家里还有两个小的,你不记得了?”
“这是真厉害啊。”
“阿姊,你是满分!”月娘垫着脚,一脸崇拜的望着兰娘。
周围全是对她夸奖的声音,搞的她有些不好意思。
从小到大,她从未被父母夸赞过,也就是到了学堂以后,才被西席夸,被同学夸。
而现在,她被好多陌生人夸,原来被许多人夸奖的感觉是这样的。
大家惊讶完了第一名,又往下看,第二名石头,197分,第三名徐言,196分。
“石头我知道!那个纺织厂石班长的阿弟。”
“这不康娘子的儿子吗。”
“石头小时候那么调皮,现在也是出息了啊。”
“第三名的徐言是?”
“就前几年来县里的胡人,那个眼睛特别大的小娘子。”
“记起来了记起来了,那时候他们连汉话都不能说呢,现如今也考第三名了?”
众人说着都很羡慕康竹青一家,现在是两个孩子都出息了。
这放榜,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比起升学分数线,许多家长和孩子更关心那技术学堂到底过线没。
众人往下看,却发现没有分数,只写了技术学堂合格的名字。
有人看到名字开心的大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阿娘,我考上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考上前三名了呢。
“我名字在这呢,太好了,吓我了怎么放最后一排,差点以为没过。”甘安拍了拍胸口,他方才吓的要死,他若是技术学堂都没考上,那才是真的完了,他一定会被阿兄暴打一顿的。
对于百姓来说,技术学堂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只要好好学,毕业了直接进作坊就有工作。
要知道在古代,铁匠木匠都属于祖传手艺,以前可是被世家垄断的呢。
江娘子与她丈夫王郎君不识字,只能问自家儿子:“考上没有啊,这上面有没有你的名字?”
王家儿子已看了三遍,技术学堂的合格名单上根本没有他的名字,他只能缩了缩脖子,小声说:“没没有。”
一家人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此次考试前三有一笔丰厚的奖学金,算是林肆对他们的鼓励,也让黎县的百姓知道,让孩子读书是有好处的。
石头看到成绩松了口气,与他估分的分数相差不大,幸好没狂妄自大说199或者200,不然可就丢大脸。
康竹青看到石头第二名,高兴的差点跳起来,她既替石头高兴,也替兰娘高兴,也替徐言高兴。
三个都是她认识的。
康竹青又往下头技术学堂合格名字看了一圈,都未看到隔壁的名字。
果然没考上,康竹青想。
回到家,康竹青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你今日想吃什么,阿娘都给你买。”
石土也附和,“对对对,不管是羊肉还是五花儿,只要你想吃,今日不管多少钱都给你买。”
“我待会去学堂领奖学金和毕业证,我用奖学金买,我买些肋排回来吧,阿姊爱吃。”
“好好好,我儿真是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