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 130140(第9页)

130140(第9页)

百姓们对林肆感恩戴德,但中产富户们却心中有苦难言。

原因不是因为粮食,而是官方开设的青楼自林肆登基起,便陆续被禁掉了。

而且手段强硬的很,不光将青楼姑娘们转移出去,楼还直接给炸成了平地。

富户们起初不服气,去找两浙路的知州,可两浙路的州府知州兰娘可是不会听这些富户们的申诉,直接将人打发了回去。

如今只要是从中学堂出来的白直和县令,哪个不想着好好干然后从基层升上去?哪里容得这些人捣乱影响他们做出成绩来?

白直们一脸无奈的看着这群富户。“诸位莫是昏了头了,这可是陛下的政策,你们难道是在对陛下表达不满?”

富户们惶恐:“哪里哪里。”

青楼被禁,并不影响百姓,平头百姓没钱去消费。正是因为林肆登基后的这一年大大缓解了粮食危机,百姓们多多听了白直的宣传,还举双手支持起来。

富户们这一下成了异类,就算是心中有不满也只能憋了回去。

至于青楼被禁后的那些姑娘们,是按照当初熙河路的流程来的。

看病治病思想教育改造学习生存技能,若是想换名字的,那便换个名字,最后换个地方生活。

云惜玉便是当初第一批青楼被禁,接受这些改造的姑娘。

她如今作为志愿者,忙碌辗转于各地的关闭青楼一事。

同样作为志愿者的还有精通女子顽疾的宋和玉等女医,在安京结束培训的沈友儿也加入了其中。

若是问她是为何会加入这个队伍,那便是因得丰厚的补贴,以及同情这些女郎的遭遇吧。

她在天灾人祸的时候失去了丈夫,若不是她还有一手行医问药的本事,她的日子想必也是艰难的很。

因为她深刻理解,什么叫作身不由己。

各地的县令和知州都知道陛下和梁相十分重视关闭青楼这件事,哪个路哪个州做得好,说不定递上去的工厂计划书都能多批两个。

这个计划梁年是派了一个刚从中学堂毕业的学生来做的。

因得这样的事必须是由女郎来做,还要考虑家庭和背景因素,最好是对这些女郎们抱有同情和理解心理。

温芸恰好全部符合,她就是当年在风月楼被解救出来的小姑娘。

那时她还叫阿芸,还没有自己的名字。

这名字也是后来取的。

温芸本想着考哪个地方得白直,结果这样一件差事就砸到了她的头上。

温芸知道若是办好了,可比当几年县令还更能做出成绩。

云惜玉等人也是因为温芸才加入的这个队伍。

禁青楼这一文件批下去,各地都积极响应,但是做的好不好,有没有认真的做,这些都是无法检阅的。

温芸带着的小分队正是负责解决这一问题。

全是女性的队伍会仔细的检查各州衙有没有将这件事认真的完成,会耐心的给姑娘们做思想工作。

温芸的队伍每离开一处,就会有那么一两个姑娘自愿加入。

故而这个队伍已经有些日益壮大了。在路途中,也有人对宋和玉的医术感兴趣,羞涩地说自己以后也想如宋和玉这样专给女子治病。

温芸则是撑着下巴,她们即将来到两浙路,这里就是最后一处。

两浙路的青楼比其他的路都要多,由于大宸的青楼是官方设立,故而一路最多也就两所,但两浙路不同,这里足足有四所。

兰娘虽是知州,但这一年事务实在是繁多,她虽将青楼禁了,姑娘们好生安置了,也请了女医来看,这识字课也是上着的。

但对于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她便有些力不从心了。

民生事务抓得紧,她实在是分身乏术。

温芸的到来正好解了兰娘的燃眉之急。

兰娘做事很细致,将这群姑娘安置在了非常的隐蔽的巷子里,这群姑娘年岁普遍都不大,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单纯是因为青楼女子都活不长。

其中还有那些还未长大的小女郎,十来岁的年纪。

就和当初温芸被解救出来的年岁差不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