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蓄谋已久的初见[校园] > 5060(第16页)

5060(第16页)

冷静下来的李诺此时也意识到自己不对,语气一下软了下来,“抱歉,刚刚我有点上头,夏令营原本就是鼓励大家多交流的,你随心走吧。”

“谢谢老师!”

八点九点,一行人抵达学校礼堂门口,门口有鲜花装饰,还有英语流利的学生代表,Leo做指引,这可给薛翎梦开心坏了,使劲想办法走在他旁边。

但这个小心思在踏入礼堂的那一刻消失不见。

她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物理手段把尖叫压回肚里。方旭和郭舜也收起了玩笑的神色,所有人纷纷被里面庄重而艺术的氛围所震撼,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背脊,瞬间感受到了这所俄罗斯高等学府的深厚底蕴。

这场欢迎仪式在学校主礼堂进行,而俄罗斯国家艺术学院的主礼堂,是斯大林式建筑的巅峰之作。

礼堂共三层,座椅呈阶梯式扇形布局,用厚重的枣红色绒布包裹;舞台宽大明亮,此刻一角放着庄重的讲台,前面挂着校徽;墙壁有几根很粗的大理石柱,外加一些浮雕和壁画做装饰;整个礼堂最华丽的是天花板,全部都是精美的浮雕,其中还掺杂一些镀金装饰;另外观众席正中央,三盏巨大且璀璨的圆形水晶吊灯悬挂在天花板,把整个礼堂映得金碧辉煌。

除开这些,最显眼的是舞台中央正上方悬挂着的中俄两国的国旗,国旗上方一个中俄双语的横幅,写着“热烈欢迎中国青年艺术家”。

整个礼堂放着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片段:七月。

应景优雅,让人一下就能沉浸在宁静的艺术氛围中。

俄方的领导及同学已经提前到了,尚佳他们全部用俄语微笑礼貌问好,并在俄方老师的指引下就座稍作等待。

主办方显然很重视这次活动,舞台前特意安排了四张中国人喜欢的圆桌,并把六个孩子安排在一桌,旁边是本校的代表学生,学生两侧是各自学校的老师,而且座椅仿照了春晚时的摆放,空出了舞台正对的三个位置。

坐下后,方旭抬头看着横幅,有点绷不住,悄声跟大家嘀咕,“我的妈呀,这横幅给咱几个抬太高了!青年艺术家,这也太吓人了。”

郭舜说:“确实太高了,感觉自己不配。”

赵璐看他一眼,轻声道:“不要这样想,人家尊重我们,我们自己也要把配得感拉高一些。”

“没错,”薛翎梦说,“中国那么多艺术学校,几十上百万学艺术的学生,偏偏挑中了我们几个,难道不优秀吗?”

方旭哎呀一声,“被你们这么一说,”他直了直后背,“我腰杆得挺直了!”

郭舜

也说:“我也挺直了!”

尚佳全程没有参与聊天,她在默默背着一会儿的发言稿。

其实这种时候她从来不紧张,但现在自己代表中国学生来到俄罗斯,多少都有些慌。

陈祝也没有参与,一直默默关注尚佳,见她悄悄深呼吸,忍不住偏头问,“发言稿还有需要我帮忙的吗?”

尚佳抬眸回看他,往他的位置侧了侧,轻声说:“我跟你快速说一遍,你帮我听听哪里不合适。”

“好。”

尚佳清清嗓子,极小声地用英文跟陈祝陈述。

赵璐坐在尚佳另一侧,眼角余光敏锐地捕捉到了身旁两人的低声交谈。

她微微侧过头,视线从向陈祝方向倾斜身子的尚佳,转到低着头,专注聆听尚佳说话的陈祝。

或许陈祝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面对尚佳时,他的嘴角永远挂着一抹极淡却无比温柔的笑,是不同于他平时礼貌对待任何人的表情,是专属尚佳的认真和耐心。

她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无声扫了个来回,随即轻轻抿唇转回头,面上假装专注大家的聊天,身子却悄悄挪动,往薛翎梦的方向偏了偏,为身旁的两个人让出了一个不受打扰的细小空间-

九点半,仪式正式开始。

负责主持的是昨天接待大家的Ethan,他英文流利,性格幽默有活力,给夏令营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简单开场后,他介绍了俄方出席的校领导、主要舞蹈教师、音乐教师以及生活管理老师。

随后俄方校领导致辞,欢迎中国远道而来的朋友,介绍了学校的艺术传统,并预祝夏令营成功。

然后是中方带队老师于海雯上台致辞,她讲话很短,主要表达对俄方的感谢,另外表示将积极配合俄方工作,结束同样也预祝夏令营成功。

接下来就是尚佳上台演讲,台下响起了空前热烈的掌声,甚至还有欢呼声和几声口哨。

没办法,尚佳实在太好看了,而且是附和中西方审美的好看。

她走上讲台,面带微笑,有了陈祝刚刚的托底,她现在丝毫不紧张。

她的讲话并不长,三分钟不到,但流利的英文和好听的英式发音加上清润甜美的嗓音,让在场所有人记住了她,甚至不等她下台后,就已经有许多俄罗斯学生四处打听她了。

陈祝看着她,想起刚放假的时候,她给自己发消息,问自己说:夏令营欢迎仪式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陈祝,你能帮我看看我写的发言稿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