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高昂的火车费用,来到了京城。
带着他的一家人。
一家本来应该饿死的家人们。
参与了朱慈烺的吊唁。
类似于王鹏这样的人有很多,从大明的各个城市赶了过来。
无形中把京城的经济再一次抬高了一次。
如果朱慈烺泉下有知,估计能笑醒。
没想到临了到死了,居然还促进了大明的经济发展。
朱慈烺去世的这一天,会立为国殇日。
整个大明都半旗默哀。
随着科技和劳动力升级进度的加快。
这种君主集权制会越来越落伍。
随着朱慈烺的让所有大明孩子读上书的政策,也让大明的许多人开始开智。
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封建制度下的盲目崇拜,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思想。
所以,朱慈烺给下一代再次开启了内阁。
只不过,内阁承担了一定皇帝的责任。
而不是什么事情都由皇帝做主。
每当有什么大事需要做主的时候,皇帝和内阁共同出谋划策。
君主立宪开始出现。
未来的大明子民,对于朱慈烺的前瞻性越来越崇拜。
因为朱慈烺说的每个事情,在未来都有了一定的映照。
直到三百年后。
高楼大厦之间。
广告词上一个人造偶像在大声的说着:“我大明国最伟大的领导人,朱慈烺……”
【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