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真的只是想洗个白[快穿] > 280290(第15页)

280290(第15页)

赵章动作够快,那些世家想要反抗他的土地国有化政令,准备换个皇帝,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因为不属于同一世家商量的时候露了痕迹,被天卫知晓,奏折放到了赵章的案上。

正好齐朝收编的军队训练了许久,还没有亮过相。

赵章直接将他们派出去了,把那些世家的人抓回来,家产给抄了。

什么孤本典籍都收到了藏书楼里,赵章命人重新编写成简体字,有必要推广的就印刷出来,只是珍贵,高知分子才能看懂的就抄写几份,放到京城新建的藏书楼里。

毫无门槛,想要看书搞本借书证就可以在里面看,要是没钱,你可以选择抄书,帮着抄多少本就可以拿到借书证。

原来还有文人作诗骂赵章的,但是看到那座藏书楼,看到里面的藏书,谁没有眼馋过世家的典藏啊,以前根本没机会看,现在是随便看。

当然简体字又引来一波议论,但是为了看懂那些藏本,他们纷纷买了一本简体字和繁体字对照书,记下简体字看起书,文人酷爱抄书,等他们抄起来――真香。

尤其是他们担心赵章什么时候反悔,关了这藏书楼,抄起书来恨不得把藏书楼搬回家的时候,更香了,要是繁体字他们花的时间可能是两倍三倍。

有这时间他们可以多抄两本书。

藏书楼也不是就这一座,不过目前是只有它了,赵章打算建学堂的时候把藏书楼一起建了。

现在的话,赵章打算先修路,起码官道要修成水泥路。

另外京城也要好好拾戳拾戳,虽然京城繁华,但是比赵章最初拿下的那些县城,有些地方还是不足,京城是全国首都,不能差了。

拾戳的同时京城的学堂先建起来了,京城作为天子脚下识字率比较高,百姓也比较富裕,奖赏照旧。

但知道很多人看不上那点好处,所以赵章是硬性要求必须拿到结业证书,反正你们已经识字了,拿到结业证书也不难,你要是不拿到证书就是对圣上不满,我怀疑你心向前朝,跟我走一趟。

京城也不是没有穷苦人,倒是挺珍惜这个机会的,上课很积极。

等第一批出来,还有下一阶段,下一阶段不强制,上赶着不是买卖,不强制了对他们反而更有诱惑力,于是就有人去打听了,这下一阶段是怎么回事。

当知道下一阶段是将人培养成才,成为官员官吏,这朝廷不像历朝历代打下天下就开科举。

之前文人为世家闹,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前程闹,他们想知道自己还能不能依靠科举闯出一条路来。

现在这么一条路摆在面前那还得了,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人纷纷报名,没得到第二阶段通知的也过来问了,能不能让自己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

那些文人更绝,不能跳过第一阶段直接进入第二阶段是吧,那他们从第一阶段开始。

看到了好处京城老百姓也安静多了,当然他们原本也不敢太放肆,只是私下传传话,毕竟他们就是没有亲眼看到赵章杀人,也听到了军队入城的声音,看到了前朝官兵被杀的尸体。

这要是闹不是嫌命太长了么。

*

一条条水泥路修被修建起来,一座又一座皇家学堂在各个县城建起。

曾经学出来的学生奔赴各个县城成为学堂的先生,给一批又一批的人开蒙。

在所有人以为不会开科取士只会从皇家学堂选拔人才时,开国第五年下达了三条政令。

第一条全国考试,中者可以获得当官的机会,大意就是和举人差不多。

之后可以去京城参加第二场,第二场被选中就类似于进士,官职会更高,也更容易晋升。

第二条政令则是商人可参加考试。

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商人是不允许科举的,所以他们再怎么有钱很多东西都被限制。

现在却被放开了,这可不就引起了轰动。

第三条则是放奴籍,可以雇佣但不得买卖人口,没有奴隶。

这要是在之前肯定很难施行,不只是有钱有势的人放不放手的问题,而是遭了天灾或者有人穷的过不下去了只能卖人,卖孩子卖自己,就为了活下去。

赵章将田地分派下去了,还不用缴税,肥料厂在各个县城开花,农户粮食再没有比这时候更多了。

前面两条都够轰动了,再第三条众人都麻木了,因为看起来其实也就那样。

第287章幕后黑手武林盟主(31)

文人反对?他们倒是想反对,但是他们更着急考试啊。

开国五年头一遭,又搞了皇家学堂,看起来就跟以往考试不一样,但是怎么考呢?

没有先例啊,他们连个参考都没有,参考?他们很快就想到了皇家学堂的考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