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菽困惑地眨了眨眼。
接下来。
刘稷更忙了。
每晚都会有一颗人头,通过各种方式,放到家门口。
刘稷将它们统一冰藏起来。
第六晚,人头如预料中的一样没有来。
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来讨要人头。
“刘东家,死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知道是流寇所为,我们不要悬赏,只想替亲人报仇!”
这些人,年纪小的仅有十岁出头,年纪大的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刘稷见他们报仇的心思很坚决,便将真相说了出来。
得知亲人不仅是被流寇杀死,赵县令还是主使者。
众人惊呆了。
“刘东家,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先剿灭流寇,再找证据推翻赵县令。”
有了这群江湖人士的助阵,再加上刘稷日夜赶制出的五把诸葛连弩,还有景婳借助搬动魔芋,留在家里的十位老兵。
不等赵县令获得踏犁被毁的消息。
在第七夜来临时。
刘稷抢先动手。
按照乡亲们提供的消息,整合出来的情报,确定了流寇团伙所在的山寨位置。
先下手为强,和景婳一起带人上山。
刘稷先和训练过的老兵们,以诸葛连弩和长枪阵打先锋,射杀山寨的流寇守卫。
接着江湖人士凭借灵活的身姿,追捕往山下逃亡的流寇。
就算有漏网之鱼,不是被山下守着的各村青壮年围,就是掉进了刘稷让大家挖的活坑之中被捕。
整整一夜。
除了没在山寨里的大当家以外,其余的全部不是被杀就是被伏。
“刘东家,咱们来得可真凑巧了,他们正商量着,明晚攻打刘家寨呢,大当家确定好作战计划,去县城复命去了。”
趁热打铁。
刘稷带着活口,还有得知流寇与赵县令是一伙的乡亲们,一起前往县衙,找赵县令算账。
得知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找赵县令讨个公道。
当他们赶到县衙时,赵县令和大当家的脑袋,已经不知被谁砍掉,正悬挂在“公正廉明”四个烫金大字的牌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