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绮往旁边挪了一步,以免那抹脖子的鲜血溅到自己身上,行走间说:“本殿蹚过腥风血雨,自然也有自己的良策。”
二人相互看向彼此,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项一典指唐绮挪动的衣摆,意有所指地问:“您还怕沾染这?”
唐绮笑容愈发得意,回他道:“弄脏了,有人要担心的。”
项一典点点头,心中了然。
第212章知己
◎小室静谧,炭火熏热燕姒的脸◎
外面的厮杀声渐渐停了。
有人往内舱走来,听脚步声不只一人。
云绣警惕着,扒在门缝瞧外面走道的情形,燕姒看她情状,心中蓦然一紧,却见她回头欣喜若狂道:“殿下没事!她和项统领一道过来了!”
燕姒将袖下手中的骨钉悄然收回袖袋,她提裙朝舱门走,昭太妃闭目靠在软榻上温声提醒。
“别忘记本宫同你说过的话。”
燕姒身形猛顿,转身朝垂帷后的人福过一礼,说:“臣媳记着的。”
昭太妃似犯起倦意,慵懒地道:“去罢……”
闻声,燕姒快步往外走,云绣替她开了船舱那扇门。
游船扬帆,大风吹动悬杆上的黑色官旗,船上过道狭窄,项一典慢下脚步,见身侧的帝姬大步流星朝内舱而去,那身着宫婢服饰的公主妻已迎着料峭寒风出了船舱。
她们二人都在向彼此奔跑,不到片刻,于悬杆下紧紧相拥在一起。
自公主娶妻大半年过去,都中传言她们妻妻之间恩爱不疑,各方势力却都以为这是假的,唐绮要忠义侯手里的兵权,忠义侯要借唐绮之手挣脱囚笼,婚事不过是共赢,这样的推测不光出自寒门罗党,也出于周氏勋贵之口,而项一典由始至终,都相信着坊间那些佳话。
或更甚。
从唐绮去年中秋投壶胜过唐峻,到她独闯天罗地网救父救母,再到情报告诉项一典这位殿下夜半翻墙,项一典已经洞悉,早就料想到,今夜唐绮敢冒大不韪也要战这一场。
究其根原,无外乎此了。
“殿下……”项一典尴尬地摸了摸大鼻头,“这儿还有个人呢。”
唐绮听到他说话,适才将怀中人松开,满眸温柔地对燕姒道:“良将自有明择,船上已解决干净了。”
她是在夸赞,还不忘邀功,燕姒一看二人和和气气地来,已知此时情形,遂往前走,朝项一典揖手:“委屈大人了。”
“夫人客气了。”项一典抱拳还礼,并不委屈,酸劲儿倒是下去了大半,他仓促转过话锋,道:“项某这条命,今夜可算是交给殿下和夫人了。”
站这儿不是说话的好地方,唐绮身上的衣裳快被风吹干,她往前走,伸手揽住燕姒的腰:“走吧,寻个清净之地再详说。”
项一典在前面带路,他孤身独个儿,有些吃不消这两位黏糊,加之还在思考唐峻降罪责怪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应付,心里装着事,人就走得极快。
唐绮也不是拖沓的性子,带着燕姒一道跟在项一典身后出了过道。
外面的神机营将士在收拾残局,一股子血腥味依着风扑来,燕姒拧起眉,兀自捏紧袖口。
岸已远,月色寡淡如碧水,寅时过后,晨卯呼之欲出。
凉风钻进领子里,晴空也叫身处此境的燕姒不禁打起寒颤。
她走得快了,由项一典带着绕过前面甲板,又转上另一侧不怎么亢长的船上过道,在临近火舱的船尾,踏过一扇小门。
里间烧有炭盆,项一典扫席,请唐绮妻妻二人去坐。
落座时,热茶续上红岩杯,燕姒伸指端杯,凝神感受这茶具的质地。
“二位请。”项一典盘腿同唐绮相对,“今夜席上没有外人,项某便畅所欲言了。”
唐绮接过茶,点头示意他往下说。
项一典便不遮不掩地痛快道:“殿下,项家前尘您明察秋毫,神机营中旧将尚存,先帝给项家留这条路,他要项某做良将,臣铭感五内无一不从。后来周氏发动宫变,臣受胁迫犯错,不得不与您刀戈相向,可您不仅不恼,还给了臣机会,为臣谋定安稳。可惜先帝看走*眼,臣并非什么良将,如今官家命臣提刀守船,等的就是您来入瓮。”
小室静谧,炭火熏热燕姒的脸,项一典短短几句话之间,她已忆起昭太妃口中往事,椋都的寒风把一切都吹散了,转眼又将是一场兵不血刃的阴谋。
唐绮品茶静思,眸光坚定道:“你是忠臣,来日亦会成良将,神机营是项家苟延残喘的命,不是你项一典浑噩度日的命,你的根扎在椋都巍峨高殿里,责在守护唐国皇室,那些不算过错。”
项一典今年已年近四十,他不娶妻,不生子,从不与人同榻而寝,图的就是来时孑然去时无牵挂,他藏匿身份,甘愿成为成兴帝隐忍不发的背后利剑,是记得住皇恩,不会卖主求荣的料,而老太妃对他前程不是良助,更甚至可以说是“祸患”,然而他仍旧时常隔着高高宫墙,听一些听不见的、埋在内心深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