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身体失去支撑,重重地倒在地上,彻底失去了生机。
殿中官员无不骇然,有胆小者甚至微微向后缩了缩。
这已不是第一个溅血于德阳殿的朝臣了。
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董卓还剑入鞘,动作干脆利落,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甚至连看都没再看尸体一眼,高声道:太傅袁隗,勾结乱贼,其罪当诛!传令,袁氏一族,男子皆斩,女眷没为官奴,家产悉数抄没入官!
袁隗的血尚在殿中流淌,温热的腥气弥漫开来。众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发一言。
百官之中,忽有一人发出一声悲怆的怒吼。
那是一名身着下级官服的年轻人,双目赤红,状若疯癫。
国贼董卓,残害忠良!
此人,乃是袁氏一手提拔的门生。平日里温文尔雅,此刻却如困兽般愤怒。
他嘶吼着,自百官队列中猛然冲出,再也忍不住。宽大的袖袍中滑出一柄寒光闪闪的匕首,直刺董卓。
,,目光落在刘协身上:天子,还有要说的?
刘协小小的身子在御座上微微一颤,他垂下眼帘,声音细弱:没有。
董卓仿佛满意了,沉声道:那便退朝吧。
百官闻言,皆暗松了一口气,正待依序退出,小心翼翼,生怕制造出太响的动静。
就在此时,董卓突然想起什么,抬手示意:等等。
众人脚步一顿,刚刚放松下来的神经再次绷紧,纷纷望向他,惊疑不定。
忘了告诉你们了。弘农王,死了。董卓道。
满殿震惊。
上百官吏,无论是三公九卿,还是列侯议郎,皆面露惊骇之色,有的甚至倒抽一口凉气,险些失仪。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压抑不住的哗然。
御座之上,年少的刘协身体剧烈地一抖,冕旒上的珠子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那是他的兄长,曾经的天子刘辩。他脸色煞白,嘴唇翕动,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董卓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惊愕的脸庞,最后落定在谢乔身上,他语气不变,继续说道:昨日,谢少府入京探视,发现弘农王病卒于床。谢少府,你且与百官细说来。
刹那间,殿内数十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谢乔身上。
谢乔深吸一口气,面色平静地上前一步,平静道:确有其事,弘农王薨于昨日,医官称乃是痼疾沉疴所致,业已入殓。何太后亦哭死于侧。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无论真相如何,她谢乔的名字,都将与弘农王刘辩的死,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成为史书上或明或暗的一笔,也成了董卓手中一枚新的棋子,一个新的威慑。
董卓闻言,似乎满意地点了点头,高声道:多亏谢少府及时发现,如若不然,只怕弘农王遗体久置,有所不洁,岂非有损皇家体面,更伤宗庙威严?谢少府此举,当记一功。
他环视百官,声音陡然提高:某意,当为此功,封谢乔为侯。诸位,可有异议?
殿内一片死寂,无人敢应。
董卓的提议,在此时此地,便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