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凝神听着,眼神越来越亮。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与她正在分析的财务数据、项扬推断的人际网络,正在一点点拼凑出完整的图像。
就在这时,林诚武和项扬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林队穿着便装,像个来看病的普通市民,但锐利的眼神瞬间扫过了周围所有可疑角落。项扬则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热乎乎的包子和豆浆。
“怎么样?”林队言简意赅,目光在廖繁春身上转了一圈,确认她状态尚可。
“信息对上了。”张锦简洁回应,“糖厂方向没错。小廖提供了关键补充。”
项扬把包子豆浆递给廖繁春,小声说:“廖姐,先垫垫。糖厂的地形图赖哥快搞定了,那地方结构挺复杂,但有个旧的货运铁路直通后院,或许……”
他虽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廖繁春饿坏了,道了声谢,抓起包子就咬了一大口,含混不清地说:“还得是咱自己人……林队,外面干净吗?”
“暂时干净。”林诚武点头,“江陆海的手还伸不到这么快、这么广。李局考察期结束回省里周旋,给我们争取了窗口期。”他看向张锦,“分析结果什么时候能最终锁定?”
张锦拿出手机,快速点了几下:“姜琏琏那边最后一批数据比对完成,十分钟内可以给出最优先目标。”
正说着,张锦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姜琏琏发来的加密信息。
她快速解码,看着屏幕上的结果,眼神一凛。
“确定了。”抬起头,扫视在场的每一个人,目光坚定,“东郊,永顺旧糖厂。根据物流信息反推和老K近期的通讯记录,最大概率,四十八小时内,进行‘红色玛丽’的最终交割。”
角落里一时寂静。
葡萄糖液体一滴一滴,匀速地滴落,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追捕读秒。
廖繁春猛地吸完最后一口豆浆,感觉力量和勇气随着糖分和温暖的食物一起回到了身体里。
又自己伸手,利落地关掉了输液开关,用没扎针的那只手,略显笨拙但态度坚决地,一把撕掉了手背上的胶布,拔掉了针头。
动作干脆利落,看得旁边的项扬眼皮一跳。
“嗐,这点葡萄糖够用了!正事儿要紧!”站直身子,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脸上重新焕发出那种熟悉又带着点混不吝的蓬勃朝气,“我搁这儿也歇够了,林队,咱是不……该干活儿了?”
说完,看向张锦,眼神亮晶晶的,带着全然的信任和奔赴战场的兴奋:“张老师,那地图、方案,靠你指挥。我这点力气,最后留给支队‘包饺子’用!”
张锦看着她重新挺直的脊梁和那双燃着火焰的眼睛,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也化作了并肩作战的笃定。
轻轻点头,收起手机。
“好。”她站起身,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咱们出发。”
“各组注意,目标已进入预定区域。
行动按原计划进行,首要是确保人质安全,其次才是抓捕。”林诚武低沉的声音通过耳麦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身边,项扬紧抿着唇,那双惯常看透细节的眼睛,正警惕地扫描着每一个可能藏匿危险的阴影。
廖繁春深吸一口气,压低了身体。
她穿着防弹背心,但心脏依旧跳得像揣了只兔子,不过不是害怕,是兴奋,一种即将收网的“猎人”的兴奋。
侧头是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张老师’。
张锦蹲在一堆废弃的糖袋后面,鼻梁上的眼镜反射着微弱的光,指尖在便携式电脑的键盘上轻点,屏幕光映亮她沉静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