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失笑:“我没去过,这是培训中通过看美国纪录片看到的。”
“说正题呢!”裴胜恶狠狠地瞪了小武一眼。
向导轻咳一声,回到正题:“你们应该知道的,得不到休耕的土地,土地肥力下降,不得不过量使用化肥,而过量施用化肥的土地,板结硬化,持久下去这块地在若干年以后就会变成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就算我们嘉谷采用的生态种植模式,也不是说土地就不需要休息了。”
“但我国毕竟不是狗大户的老美,18亿亩的耕地红线,很难让耕地得到休息。”他看着裴胜,语气平和道:“在我们嘉谷看来,沙漠变绿洲的意义不在于它能产出多少作物,而在于它的后备耕地属性。我们改造出一千万亩耕地,东部就能让一千万亩耕地喘一口气;我们改造出一亿亩耕地,就能让东部一亿亩耕地轮流休息。”
裴胜一时语结,他怎么也没想到,嘉谷人会从这个方向来阐述沙漠治理开发的必要性。
对方不从粮食需求解释,反而让裴胜准备的粮食过剩的反驳理由都说不出口了。
耳边是两人的对话:
“这是你们培训的内容?”
“嗯,是这个道理不是?”
“呃,听起来是这个理……”
是有点道理……啊呸,有理也是歪理。
不等裴胜想到反驳的理由,就见向导频频看表。
小武不由问道:“你是时间不方便吗?”
“呃,倒也不是,不过我们最好现在返回营地。”
裴胜闻言,精神一振,有情况!
他是不想让我继续往前走了?是前面有什么不方便示人的?我是不是该强硬的反对呢?
裴胜内心差点上演了一集“碟中谍”剧场版,就听到小伙子憨憨道:“饭点快到了,为了庆祝两漠水库东线工程通水,食堂准备了美食加餐,我们最好早点回去。”
裴胜目瞪口呆。
就这?就为这?就为了吃?你丫的是饿死鬼吗?
……,!
还不知道从哪里牵来三头骆驼,建议骑骆驼前行,裴胜倒也欣然同意。
骆驼很温顺,都是蹲着的,裴胜和小武在向导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坐上去,骆驼再站起来,缓步前行。
两人都是第一次骑骆驼,感觉有点奇妙。
三人前行的方向是草原。
在裴胜的心目中,沙漠和草原是两个概念,一棵草没有的地方是沙漠,水草丰茂的地方是草原。没想到,一望无际的沙漠黄沙中,还真有大片大片的草原。
看得出来,骆驼脚下的草比他去过的内蒙古大草原稀疏,但如果不细看,真的看不出这里原本是寸草不生的沙漠。
这么想着,小武也就这么问了。
向导哈哈大笑:“毫无疑问,我们的脚下,在过去千百年来应该都是沙漠。你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绿染大地,鸟鸣水清,都是从六年前开始改变的。”
裴胜没有接话,却是突然指着一个地方问道:“那是什么?”
向导一看,笑了:“哦,那是地下水位监测点。由我们与中科院共同布设,每三个月收集一次数据,以判断沙漠绿化对地下浅水层的影响。这样的监测点在这片沙漠上数以百计分布。”
裴胜一听到中科院,就没有说话的欲望了。
这还给不给人活路了?中科院都抬出来了,难道他还能怀疑作假?就算他敢怀疑,总编也不见得敢报道啊。
小武倒是兴致勃勃问道:“那有没有积极影响?”
废话,肯定是有好结果啊,否则他会带我们来看?裴胜不屑地在心里接了一句。
“嗯,前几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去年开始,地下浅水层水位明显抬升,有些监测点检测到水位连续抬升了五厘米……”向导笑眯眯道。
果然,裴胜望天……然后心情更不美丽了。
蓝天上飘着白云,跟地上的草原交相辉映,景色倒是怡人。
但是再无知的人都知道,有白云意味着有水汽,有水汽意味着有可能下雨。
善谈的向导说着其中的趣闻:“……这几年,沙漠里的降雨确实增加了不少。要知道,在沙漠治理的问题上,哪怕是中科院专家,最早也认为完全逆转并不现实,最多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恢复治理;但随着降雨的增加和地下水位的抬升,他们都改变了观点,转变为有望改造为具备农业耕作条件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