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乒乓 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 > 558意大利自认为超用心的一章(第2页)

558意大利自认为超用心的一章(第2页)

——削球这门技术已经是上个世纪的遗老产物了吧。

——什么?现在还有人练削球吗?

——有削球手参与的比赛没太有兴趣看啊……

——削球挺无聊啊,虽然一开始看进攻方连续拉球挺爽的,但是顶多看个半局也就觉得没意思了,这还和那种远台防御型挑打救球的类型不太一样,就……少了点观赏性和刺激?

……

所以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在如今的乒坛大环境下,如果没有小球员的特地要求,教练会默认让他们使用横板,而且就如同是语文的学习从拼音开始,教练会让他们从最基础的正手攻球学起,然后顺着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反手搓球、正手搓球、正手拉球、反手拉球的规划线,让他们逐渐掌握乒乓球的大部分技术,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开始根据小球员们逐渐体现出的特质让他们专精发展………而在这些基础技术中,绝对不包括削球。

既然如此,菲克·霍夫曼是为什么才会使用直板的呢?本·诺依曼又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削球手呢?

当他们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对此升起好奇心;当他们足够强大之后,所有人都会对他们心生好奇。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有着特定的官方版本。

将时间线拉回几年之前——

那个时候,如今的德国三巨头才刚成年不久,但是人们都默认了他们将会是德国国家队的未来。

那是一出专门针对这三个明日之星的采访,当人们从采访中了解到这三名年轻球员的过去时,有些惊讶却又在意料之中的发现,在这三个人里,竟然只有目前最被看好的奥古斯特·沃尔夫,是传统意义上的“随大流的好学生”。

记者惊讶:“所以——无论是菲克还是本,并不是在某些机缘巧合之下,由教练发现了你们在直板与削球上的天赋,进而要求你们更换握拍方式与击球方法,而是你们从最开始就是奔着直板与削球去的,从第一次正式接受训练开始,就很坚持自己要使用直板、自己要成为一名削球手的吗?”

刚刚十八岁却已经稳坐世界前五的菲克嘿嘿笑了起来:“嘿,是啦,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

菲克·霍夫曼太上道了,本就态度友好的记者不由更加温和了一些。

菲克说:“我这边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我第一次接触乒乓球,是在两三岁的时候吧,我爸爸和爷爷都喜欢打球,是人们口中的‘老一辈’,他们经历了那段直板横行的岁月,在那个人人皆用直板的年代中长大。小孩子嘛,总是会觉得他们的亲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再加上小时候的我也看了不少古早时期的比赛录像,我自小就被直板深深的迷住了!你们没法否认吧?直板就是比横板灵活!小时候的我觉得横板又死板又僵硬,打起来一点都没有乒乓球的灵活性——哦对了!这么说起来,小时候,我还和我的爸爸与爷爷都有过约定呢,他们逗弄我说,你这么喜欢直板啊,我就对他们说,横板的兴起只是一时的,等到我长大了,我会用实力证明,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直板的天下!”

记者被这抑扬顿挫的语调逗笑了,即使奥古斯特的知名度与话题度最高,作为提问者而言,菲克·霍夫曼才是他们最喜欢的采访对象。

待菲克放下了那根指向天空的手指,记者才又问:“那么,菲克,现在的你又是如何想呢?”

菲克立马收起了那番意气风发的夸张表情,似无奈又似遗憾,望着天挠了挠脸:“这个……嗯,事实证明,横板的确是更大众也更……更顺应时代的一种技术,但是,或许,在半个世纪之后,直板称霸的时代又会绕回来呢?或者是又会出现一种不同于横板与直板的新方式呢?——我个人当然是更喜欢前者啦,但是,你懂得,未来总是不可知的——回到最初的问题,是的,并不是在我打了一段时间的横板之后,由教练意外发现了我在直板上的天赋,而是给予我引导、信念、与对乒乓球最初的热情的人,就是我的爸爸与爷爷,他们让我的心中点起了对乒乓球的火花,让我拥有了我的第一个直板球拍,让我走上了这条名为乒乓球的道路。”

所以说,这就是菲克很讨人喜欢的地方了,只要不是秉持恶意而来,所有的记者都会拥有一段享受而轻松的采访旅程,他们甚至不需要再去对菲克·霍夫曼的回答做一些必要的修改,就像是与自己的一位好友共度了下午茶的美好时光。

然后记者就看向了那个一直沉默、却坐姿端正的人——他们已经采访了奥古斯特与菲克,还剩下最后的一位三巨头,身为罕见削球手的本·诺依曼。

在记者出声之前,菲克就亲昵地圈住了本的肩膀:“好了,本,放松点,这位记者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所以,恩咳,刚刚将金牌捧回国内的诺依曼选手,请说一下吧,如果你不介意分享你的过去,为什么不说说是什么让你在削球的窄路上一走到底呢?”

削球的窄路,这可真是一个太过适合的形容了。

本推开了那只凑到自己的嘴边、装作是话筒的手,却因为有外人在场,不好把圈住自己的那根胳膊直接打掉——菲克绝对是生错了国家吧?本第一千零一次加一地这么想着。

面对着记者看过来的目光,本将早就编好的说辞在心里过了一遍——虽然是编造的说辞,却也不全是伪造,毕竟这一家媒体的确是德国国家队一直以来的喉舌,在正式采访之前,就把会提到的问题全部列好,让他们一一过目。

放在膝盖上的手无意识地紧了一下。

“……我是一个比较老派的人。”

年仅十九岁的年轻人这么说。

“我喜欢那些老旧的东西,曾经辉煌过的事物——削球也是其中的一种,我不否认它如今的式微与落寞,但是我不希望这么伟大的一门技术会被历史的洪流逐渐淹没。”

这——

菲克目露感动:“所以说——所以说,本,你果然是很喜欢我的吧?你看!虽然现在是横板与常规打法的天下——”

奥古斯特就坐在一旁,适时地对着镜头微笑了一下。

“——而我们!本,我们才是有着共同语言的战友!你的削球代表了过去,我的直板代表了小众,至于奥古斯特这个身居主流的家伙则——”

……

本其实有些记不清了,完全不像个德国人的好友在那时到底都说了些什么,他只是记得,他从来就没有对外界说过他选择削球的真正理由,正如他总是会把真正在意的事情全部压在心底。

本·诺依曼是个不擅长对外界倾吐的人,但是他并不希望外界认为他是这样的人。

选择削球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一共有两个理由,其中一个理由比较普通,另外一个理由则比较………似乎是有些矫情的那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