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冷笑一声,不再给对方半点说话的机会只是道:“世子还是留些口舌,到泉下与陛下解释吧!”
说罢这话,皇家祖剑彻底出鞘,雪白的剑光亮起,直取李丹青的颈项而来。
似乎是看出了项略文的杀意已决,李丹青倒是没有再多做无用之言。
只是在那时收敛起了脸上的赔笑之色,目光直直的看着对方,面对杀机冷冽的剑锋,他眨了眨眼睛,嘴角却是忽的上扬:“可惜,项府主今日无论如何都杀不了我。”
李丹青的声音很轻,就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
但这声音却还是传入了项略文的耳中。
这位百夷府的府主心头一凛,此刻他手中的剑锋距离李丹青只有三寸不到的距离,而姬斐已经放弃了这个“物尽其用”的工具,他着实想不到,这个时候来到哪去还有什么依仗。
思来想去,他也只能将之归咎于,这只是李丹青死到临头前的嘴硬罢了。
他为自己这一瞬的慌乱而感到愤怒,剑锋愈发杀机奔涌,直取李丹青的面门。
铛!
而就在这时,一道寒芒忽然从一旁袭来。
只听一声闷响,项略文手中的剑被来者振飞。
一道清冷的声音随即传来。
“人……不是李丹青杀的。”,!
也都纷纷窃窃私语。
太子带兵入宫,当夜姬齐便遇刺身亡,然后宫中近卫都无一幸免的死在了宫中,能真正意义上指认李丹青的,都是太子姬齐手下的人,这些事情加在一起,是一块很好的酝酿各种流言的土壤。
太子夺嫡心切,带兵弑君,然后嫁祸李丹青。
这样的猜测不可避免的浮现在了众人的脑海。
只是,就像没有人会为了死去的姬齐去寻根究底一般,当项略文彻底撕破脸皮,摆着会被人非议,也要杀死李丹青的架势出来后,周围的百姓也断然不敢为此去触怒眼看着就要登基继位的姬权一行人。
至于姬斐。
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姬权的声威受损,登基之事虽然无法阻拦,但他接下来想要裹挟南疆兵甲揭竿而起之事也变得名正言顺,这时再闹下来,敌众我寡,他的胜算同样不大,想着如何从武阳城脱身,去往南疆起兵才是他如今最需要思虑的事情。
皇权之争便是如此。
哪怕上一刻双方还是同仇敌忾的盟友,但下一刻,当其中一方已经物尽其用,另一方自然也不会再在他的身上浪费半点的精力。
他默默的退了下去,看向一旁的陆沉戟,对方默不作声的朝着他点了点头。
显然都明白彼此的心思。
这登基大典过后,姬权就会对他们动手,不会在顾忌脸面,也不会再在意世人的非议。
他们也得做出谋划,准备杀出武阳城。
一切,在这时似乎已成定局。
……
“这些甲士可都是军中精锐,有修为在身,目力非凡,别说十丈,就是二十丈开外,他们也能看的
真切!”
“铁证如山,世子总归是没有什么好辩驳的了吧?”项略文在这时看向李丹青言道。
他同样感觉到了姬斐等人的心思,但这些事情得是下一步的谋划,而此刻,他只想好好享受看着李丹青被屠戮的场景。
这世上,聪明才智固然是很有用处的东西。
在很多时候,他都可以帮助人扭转乾坤。
但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所谓的计谋,所谓的巧舌如簧,都只是能锦上添花的妙物,却永远没有办法,成为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
“项府主脸都不要了,一定要冤枉在下,将这弑君的屎盆子扣在我的头上,那我还能有什么办法?”李丹青在这时耸了耸肩膀,有些无奈的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