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西周大墓那么厉害的一个考古发现,也没把这里带动一下。”
这话是对着倪专员他们说的,却又像是说给所有人听。柴县长当即面露忧心之色,“发展经济不容易啊!”
大家附和着感慨了一番,倪专员突然问,“咱现在走的这条就是青龙街吧?以前叫西大街的?跟山上的青龙寺有关联不?”
“有的,有的。”其实很多人并不确定是否有关联。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倪专员接着说,“我记得这条路上不少地方都放着‘石敢当’,很多老房子门口还有青龙纹样的石头,怎么今天一个都没看到啊?”
柴县长的笑僵了一下,立刻换上工作状态下忧心冲冲的表情,问蔚所长,“老蔚……”
蔚所长只好接过这个皮球,伸手朝不远处指了指,“有,那个清代的盐商会馆门口,石敢当完好无缺!”
申处长和倪专员相视一笑,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指着随处可见的铁栅栏、新砌的围墙和新建的“古宅”问,“什么时候建了这么多崭新的东西啊?有一些原来的屋子呢,都被包起来了?哟,这边怎么还有玻璃罩子?”
车秘书应声将《平沃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封王镇卷》的册子拿出来,交给申处长。
“这是封王镇在册和消失的文物登记表,这还有一个原登记文件,申处你看看。这是2010年的数据,但现在网上披露的消失文物……”他小心翼翼地说,“要比这个多。”
“恩。”申处长没有去接册子,而是皱了皱眉头,“这会儿先不看,我心中有数。”
第24章糟粕倒是都继承了
还用看册子吗?
他们的眼前是条不伦不类的街,没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了。
封王镇还只是在开发的起步阶段,却已具备了千篇一律的网红老街雏形,接下来会往哪个方向走,在场每个人都了然于心。有不少地方用铁皮包起来,准备撤旧盖新,一拆一盖就是钱,商人做梦都会笑。对外,还能美其名曰是“学而优则贾”,与当地历史上的重商文化一脉相承。
同样会笑的还有县政府。听说他们要冲什么“百强县”,正是需要拿出点业绩的时候,而经济一定是首要考核。
李拜五和唐子末走在队伍后面,此时他又忍不住凑到唐子末耳旁说闲话,“你觉得,县政府最后会选择全新的古镇、还是会做个修旧如旧的古镇?从经济上考虑,修比盖还花钱,你说是不是?”
“这话可以光明正大去说给申处长听。”唐子末瞥他一眼走开了。
申处长听到身后的声音,回过头来笑着问,“在叫我?”
唐子末耸了一下肩膀,指着李拜五,“这边有位同志想提点意见。”
“没有没有没有!”李拜五连连摆手,马上怂了起来,“我们开玩笑的嘿嘿!”说着恶狠狠地瞪了唐子末一眼,自此再也不敢跟她咬耳朵。
申处长这才认真看了看唐子末,觉得她有点面熟。心想以前可能是在什么会议上见过,不过应该是记错了,想不起来。他经常要见很多的人,大多数人只是过眼云烟,他记忆时常混乱,不敢乱认人。
青龙街说长并不长,可问题颇多,一行人便走得很慢。事实上,申处长他们已经是在睁一眼闭一眼了,他们的确没办法一一对证。
真是愁人。
他前些天还和执法处联手,指导别县一个文物犯罪的专项整治行动,那边还没忙完,转眼全省的文物工作都被全民质疑,使得他最近成天左支右绌,奔波个没完。
正愁着,一处高墙里冒出的一个金顶建筑吸引了他。顶是歇山顶,但修得黄光闪闪,五彩斑斓,在阳光下刺痛人眼。这个建筑的妙处在于窥一斑而知全豹,明明只看了一个顶,就大概能猜出它是个丑东西来。
因为有柴副县长在场,申处长说话是极为客气的,此时他语调温柔地指着那片金顶,“噫,这是什么?”
贾馆长自豪地抢答道,“这个呀,是‘众神楼’!”
他只看到申处长的和颜悦色,却没看到柴副县长朝他使的眼色,继续说,“这院里不只一个古楼,您看到的最高顶的这个是‘元君殿’,两边还有‘二仙殿’和‘黄仙殿’。这是我们当地人最喜欢的民俗,每到初一、十五这些大日子,可红火了。这个就是咱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嘛,是咱封王镇的特色,将来要是开发,这肯定是亮点。”
贾馆长越说越得意,脸笑得花一样。说完他瞟向柴副县长,却见她满脸铁青、嘴唇紧抿,心下一抽紧。
申处长询问左右,“什么‘仙殿’和‘黄’什么?”
贾馆长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