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也没什么。
除了北静王府之外,几乎所有的开国门第都这样,倒也不算丢人。
偏偏这些年,八公之首的贾家又是出了贵妃,又是重封侯爵,一时大有压过三家王府之势。
难免有人因此嫉恨,此乃常情。
还是近来爆出贾琏实乃皇孙,国公之位大概也是宁康帝对这位“侄儿”的补偿,暗中之人这才平衡一些。
谁知,当日贾琏在南书房请战时说的话传出,令霍昭这位如今只袭了镇国将军爵位的王府继承人大怒。
他当即表示,此战若不能大获全胜,他甘愿拜贾琏这个小辈为师,从此向他学习兵法。
好事者将此中恩怨到处流传,可惜贾琏听了只当未闻。
本来这种恩怨在武将之间根本不算事,大家为了“战功”,彼此奚落贬损也是常事。
或许唯一令人觉得不妥的就是,贾琏对比霍昭乃是小辈。
而今对方一系的人借着大胜之机,挖苦嘲讽也就不足为奇了。
自知贾琏在这件事上理亏的王子腾,也无意与对方辩驳,只回道:“朝堂争论,本就各凭己见。
镇国将军能有此番战果,正好说明陛下当初拒绝荣国公的请战,乃是英明神断。”
眼见王子腾避重就轻,来人脸上笑意更胜。
“陛下拒绝荣国公,自然是英明神断。
然此番镇国将军大胜,也要教某些人知道,莫要以为自己有些本事,就可以肆意张狂。
尤其是作为晚辈,还该对长辈尊敬些,以免贻笑大方。”
此话一出,许多人就都皱眉了。
都在想,荣国公到底哪里得罪了此人。
不过可不是只有南安王府有羽翼,与贾府有旧,尤其是欣赏贾琏的更不在少数。
户部尚书,贾府人称的“赵堂官”帮腔道:
“陈大人此言过了。
荣国公少年心性。
此前之言,也不过是求战心切。
此乃一片丹心为国建功,正是武人应该拥有的气魄。
倒是陈大人,用如此严苛的言语攻讦一位有数功于朝廷的青年才俊,是不是心眼太小了?”
兵部尚书范承举也道:“赵大人说的是。
当日我等尽皆在场,理应知道荣国公只是一时口误,非为特意针对镇国将军。
陈大人说他张狂,老夫也是不认同的。
休说少年人自当有些狂意,就说陈大人以一副长辈的口吻教训荣国公,是自认功比荣国公高,还是位比荣国公重?”
陈姓大臣也没想到,自己就口嗨一下,立马就招来这么多人声讨,且一个个都是重量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