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男子身着一件松弛的灰色锦袍,站在美人身后轻扶其腰,与回头的美人深情对视。。。。。。
贾琏看完,拍手笑道:“好好好,当赏。”
说着,贾琏便伸手摸向腰间,欲图从腰带上解下一块玉佩赏给莺儿。
摸了个空,才想起自己除了一件袍子,里面什么都没有。
见贾琏有些抹不开面子,左右张望。
宝钗温柔一笑,从头上取下一根银簪,递给莺儿道:“替你们赏你的。”
莺儿瞅了贾琏一眼,笑眯眯的接过去了。
对于宝钗代自己赏赐丫鬟,贾琏自无不允。
很早之前他就想为宝钗置换一批金器。
他也是奇了,分明是真正的白富美,薛家也不缺钱,这宝丫头在取下那件金锁之后,身上居然找不到什么金银之物。
于是在宝钗到天津卫的第二天,贾琏就带着她进城,给她从上到下,什么金簪子、金镯子之类的东西,置办了好几身。
宝钗虽然极力推诿,但在贾琏的坚持下,也不得不接受。
但是回家之后,她就将那些东西都换下来放着了。
问她就是:虽然是好东西,也犯不着天天显露给人看。
贾琏大概能理解宝钗为何养成这般习惯。
薛家门第不比以前,所以她和薛姨妈主张的都是低调不张扬。
能不露富就不露富。
可惜她们母女俩的苦心孤诣并没有什么作用。
薛蟠在外面挥金如土,还落了个“薛大傻子”的名头,这家的富,早就露完了。
贾琏虽然不喜欢勉强人,但还是要求宝钗,在他面前要多佩金器。
因为金器适配宝钗的雪肤。
方才他还没注意,这丫头什么时候又弄了根银的插头上了?
许是察觉到贾琏的目光,宝钢不动声色的抬起那只戴着金镯子的手,摸了摸头上还剩下的那支金簪………………
贾琏见状一笑,也就不再理会这等小事。
他再次提起笔,在那画作的空旷处,题了四字:
风月宝鉴。
并书云:任是无情也动人。
宝钗见了,眉头微皱,然后道:“虽只是闺房之乐,但这样的画若是流传出去,可不是闹的。
认真还是将它毁了的好。”
贾琏虽然觉得宝钗说的有理,但是他却有些舍不得。
认真瞅了两眼,他笑道:“不用毁去。若非自己人,谁能知道上面画的是谁?”
莺儿作画用的是当世主流的“写意”,重在意境的唯美。
也就是不写实。单独抠出人物的脸来,根本对不上现实中的任何人。
宝钗见贾琏执意不肯毁去画作,有些生气。
也不让贾琏再抱她,站起来走到一旁生闷气。
贾琏坐起身,拉手哄道:“好了,别生气了。不然我将这画交给你保管,你只要答应我不将它毁去,如何收藏都依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