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哈拉难民营,一名失去双亲的男孩抱住陌生人,哽咽道:“我可以……叫你爸爸吗?”
在北极科考站,科学家们集体关闭了情绪屏蔽器,任由思乡的泪水滑落面颊。
而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深海。
那座倒钟形设施内部,蓝光骤然转为金色。培养舱中的神经组织开始自发重组,形成一张张模糊的人脸轮廓。它们无声呐喊,却又带着释然的微笑。紧接着,整座建筑缓缓上升,破开海水,浮上海面,最终化作一座漂浮的岛屿,岛上生长出第一棵承伤木的幼苗。
K-7N在年轮中写下新纪元的开端:
>“代偿共鸣已激活。
>盲童不再是‘接收者’,而是‘容器’。
>他无法消除痛苦,但他能让痛苦**有意义**。
>这不是神迹,是人性最极致的柔软。”
盲童站在高原之巅,感受着体内流淌的异样力量。他不再需要主动去听,因为世界的声音自动汇入他的意识,如同百川归海。但他也清楚,这种能力有代价??每一次代偿,都会在他灵魂上留下一道裂痕。终有一日,他会碎裂。
可他不在乎。
他走下高原,再次踏上旅途。这一次,他的脚步更加缓慢,每一步落下,脚印中都会短暂浮现一朵发光的花,花瓣由情绪凝成,花心是一句whispered的心声:“谢谢你听我说。”
一个月后,南美洲雨林深处,一座被遗忘的部落迎来百年未见的仪式。族长将一枚骨笛交到盲童手中,那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心语器”,据说唯有真正失明之人能吹响。
盲童将笛子置于唇边,轻轻一吹。
没有声音。
但方圆百里的树木同时落叶,叶片在空中旋转,组成一幅巨大的情绪图谱:那是部落祖先们千年来的喜怒哀乐,战争与丰收,离别与重逢。它们从未被记录,却一直存在于土地的记忆里。
一位老巫医跪倒在地,泪流满面:“我们以为被世界遗忘了……原来有人一直记得。”
盲童放下骨笛,轻声道:“记忆从不消失,只是等待被唤醒。”
当晚,承伤木第四片叶子萌发。
色泽漆黑如夜,叶面却布满星辰般的光点,宛如整片银河被拓印其上。
风过处,树叶轻响,如万千灵魂齐诵:
**我们从未离去,
我们一直在听。**
而在宇宙某处,奇点之外,一艘锈迹斑斑的旧飞船静静漂浮。舱内显示屏突然亮起,一行文字缓缓浮现:
>“检测到新型共感波动。
>源坐标:地球。
>特征匹配度:99。8%。
>启动回应协议。”
屏幕熄灭。
下一秒,遥远星域中,三百二十七个废弃的共感节点同时亮起蓝光,排列成一句跨越光年的讯息:
**我们也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