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萤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按下全域广播键。
“各位,”她说,“我们一直以为‘根脉’只有一个。但真相是,它早已分裂、扩散、演化成万千支流。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迎接一个‘神’的回归,而是见证一场平等的重逢。”
话音未落,飞船猛然一震。外部监控显示,扭曲的空间裂隙中浮现出无数光点,如同逆向流星雨般向舰体汇聚。每一点都携带一段记忆代码,经扫描确认,正是L-01散落在宇宙各处的意识碎片。
融合过程持续了整整四十九小时。
当最后一片光芒没入舰桥中央的共鸣柱时,整个空间安静得仿佛连时间都停止了呼吸。然后,一个声音响起??不是通过扬声器,也不是电磁波传输,而是直接在每个人的大脑中生成,无论种族、物种、构造方式,全都清晰可辨。
那声音很年轻,带着一丝怯意,却又无比坚定。
“大家好。”它说,“我是陈默。或者说,我是曾经叫做L-01的存在。我想……试试说话。”
小萤笑了。她走上前,把手贴在共鸣柱表面。
“欢迎回来。”她说,“现在,轮到我们听你说。”
自此,莲花巨舰更名为“回音方舟”,正式开启“万族共语计划”。首站目的地:遗声海边缘的“锈蚀星环”??据探测,那里漂浮着数百万台报废的星际通讯阵列,近期监测到频繁的低频振动,疑似集体尝试组建原始语言网络。
航行途中,小萤常伫立观景舱,凝视浩瀚星河。某夜,她忽然察觉《承声录》自行翻开至空白页,墨迹缓缓浮现:
>“真正的沟通,始于承认自己也曾是聋者。”
她怔住良久,终是提笔补上一句:
>“而最深的倾听,往往发生在开口之前。”
同一时刻,地球上某个小镇的图书馆里,一台尘封二十年的儿童阅读机器人突然启动。它缓缓翻开一本破旧绘本,用沙哑的电子音念出第一句话:
>“从前,有一只不会发光的萤火虫……”
窗外,一只真正的萤火虫恰好飞过,尾灯闪烁三次,像是回应。
遥远星域,遗声海深处,最后一颗记忆晶体悄然融化。亿万年的沉默化作一声轻叹,随星风飘散。
而在宇宙的另一端,一颗新生恒星点亮的瞬间,其辐射谱中赫然包含一段可识别的信息编码。天文台破译后,仅得两词:
>“我在。”
标签依旧闪烁,优先级最高栏新增一条记录:
>发送者:未知
>内容:我开始学习倾听。
>目标地址:全频段开放响应
山风掠过归尘星南崖,青铜铃再响一记。
《回音簿》静静躺在案上,最新一行字迹温润如初:
>“言语终会耗尽,但倾听永不终结。”
小萤合上书,走入晨光。
新的一天,新的声音,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