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暖的存在、这些将士们的态度、整个西北境边关的状态他越是深入了解,就越是感觉颠覆了他的认知。
贾允还记得几年前,在燕都的学馆内展开的那场争辩,探讨“君臣之道”,诸子百家各执一词,大才齐至,整场辩论精彩绝伦。
儒家的礼,墨家的规,法家的势,兵家的御,纵横家的衡表面上看起来莫衷一是,但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将君臣分在两边。
而在这里,在被秦军围困的高压下,他居然看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君臣“和谐共生”的状态。
本是一体,同进共退,自然而然。
甚至,已无君臣之别。
燕暖的存在像一种具体的符号,他,就是燕国,就代表着所有追随者的意志,当这个符号有所指,所有追随者会倾尽所有奉献,不顾一切不,不对,燕暖并不是符号,这也是所有将士们最深刻的认知,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绪
身边的少年国君还在唾沫横飞地说着什么,贾允却已经不在意了。
他已经深深地陷入思考当中,手不自觉地拿起腰间的玉佩摩挲起来。
等走到预定的切磋地点时,林小暖已经讲得口干舌燥。
只是转头一看,心心念念的“政务工具人”居然在走神?
“贾允?”
“陛下。”贾允回神应声。
算了,本暖非常大度,就不跟你计较走神不礼貌的问题了。
“咱们到了。”
两人面前是一片开阔的场地。
此时的天色已经黑透,圆形场地的四周已经点上火炬,将中心照的一片敞亮。
士兵们围着场地坐着,手上拿着粗劣的食物,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热情高涨的期待,哄笑着、闹骂着、闲聊着,等待“切磋”场上两主角的出现。
贾允一介书生,似乎对这么热闹的场景有些茫然。
林小暖看他的神情觉得有些好笑,最终还是拉着他入场,到处找曲马给她占好的位置。
“陛下!”
人群中忽然钻出一个曲马。
林小暖:???
“你不是回去了吗?我还看到你偷偷摸摸骑马回去的?”
“李公子怕陛下晚上着凉,让我给陛下送袍子。”曲马手里拿着袍子,说的“理直气壮”。
“反了你了!”林小暖对他翻白眼,“你听我的话还是听袖招的话?!”
“听您的听您的,陛下我听您的话能不能留下来了?”曲马“憨憨”地问。
“哼,看你表现还不错,可以了。”
林小暖抬抬下巴,“高傲”地接过曲马手中的袍子。
忽然注意到身边的贾允看着她笑了起来,林小暖疑惑:“你笑什么?”
“笑陛下“宽厚仁慈”。”贾允低头,并不直视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