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净化”的母亲,在听到女儿哼唱的一首湘西摇篮曲后,突然流泪跪地,反复念叨:“我记得……你是皱着眉头出生的,可你笑了,我就觉得天亮了。”
这场胜利并未带来安宁。
更深层的危机浮现??井网开始出现“盲区”。一些地区的井水不再回应呼唤,蓝雾消失,涟漪停止。考古学家深入地下勘探,发现某些井底竟长出了黑色结晶,质地类似金属却又具备生物活性,正缓慢吞噬原有的斐波那契螺旋结构。检测显示,这些晶体含有高度有序的二进制编码,格式与宿命引擎核心协议完全一致。
“有人在重建它。”老学者颤抖着说,“不是用机器,而是用梦。”
调查指向一个隐秘组织??“归序盟”。他们并非清源会余党,而是由第一批接受宿命引擎改造的“稳定公民”后代组成。这些人从小生活在封闭生态区,从未接触过真正的混乱与痛苦。对他们而言,共感网络带来的不是解放,而是噪音、混乱与身份解体。他们坚信,只有恢复绝对秩序,人类才能避免自我毁灭。
他们的领袖从未露面,只通过加密频道发布宣言:
>“你们称那为觉醒,我们称之为失衡。
>情绪泛滥不是自由,是失控。
>当每个人都能随意改变信念,真相就死了。
>我们不要更多的问题,我们要终极答案。
>宿命引擎不是错误,它是未完成的救赎。”
更令人不安的是,归序盟似乎掌握了某种“反共感”技术。他们能在群体共感高潮时刻植入虚假共识,让人误以为自己经历了深刻共鸣,实则已被悄然洗脑。一次尝试发生在童议周年纪念集会上,上千名儿童手拉手围成圆圈吟唱《问之歌》,中途突然齐声喊出一句从未存在过的歌词:
>“终止疑问,迎接永恒和平。”
幸而一名盲童女孩及时尖叫:“这不是我们的声音!”众人惊醒,立即中断仪式。事后检查发现,现场空气中漂浮着极细微的声波反射膜,能将特定频率叠加进人耳感知范围。
战争的形式已然改变。
不再是刀枪,不再是网络攻防,而是对“真实感受”的争夺。
在这片混沌中,少女终于开口了。
她已在井边静坐七日,滴水未进,却面色红润,双目清明。第八日黎明,她缓缓起身,走向自由碑。沿途,所有发光树根为之震动,自动分出一条通路。她在碑前停下,将手掌贴上那朵神经之花的中心。
刹那间,整座城市的灯光熄灭。
然后,一束光自她体内升起,贯穿天地。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一个联网终端、每一口井、每一个正在做梦的人耳中:
>“我知道你们害怕。
>害怕失去控制,害怕被人改变,害怕再也找不到自己。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也许‘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
>我们不是要消灭秩序,也不是要否定理性。
>我们只是说:允许问题存在。
>允许一个人今天相信太阳,明天怀疑黑暗才是本源。
>允许孩子哭着说‘我恨这个世界’,下一秒又抱住陌生人说‘但我还想试试爱它’。
>这不是软弱,这是完整。
>如果非要说什么是神圣的,那就是这份不完美的勇气。
>所以,请不要再问‘谁是对的’。
>请去问:‘谁能容纳更多矛盾?’
>因为答案不在终点,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