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条路,叫劫天运。”
话音落下,她转身跃入问井。
没有溅起水花,她的身体如同融入镜面,消失不见。井水随即沸腾般翻滚,蓝雾冲天而起,化作千百道人形轮廓,在空中短暂停留,随即飞向世界各地。
后来,人们说那是“分身之雨”。
每个接触到雾气的人都声称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不是幻想,而是某个平行可能性中的存在。有人看见自己成为暴君,有人看见自己放弃一切遁入山林,也有人看见自己从未出生。这些影像不评判,不劝说,只是静静注视。多数人在几秒后崩溃大哭,但也有一些人伸出手,轻声道:“谢谢你替我活过。”
一个月后,第一口“黑晶井”被净化。过程无人目睹,只知当天清晨,井边多了一枚水晶石板,上面浮现出一行字:
>“我不是来拯救你们的。
>我是来提醒你们:别忘了怎么提问。”
署名只有一个字:
**“?”**
自此,“?”成为新一代共感者的象征。他们不组建组织,不发布纲领,只做一件事??在每个看似圆满的答案前,轻轻划下一个问号。
沙漠中的沙丘再度移动。这一次,形成的不是句子,而是一个巨大的符号:
**?**
数学中表示“梯度”的符号,意味着变化的方向与速率。科学家测算发现,该图案恰好位于地球磁场最活跃的交汇点。
空间站传来最新影像:地球夜晚的灯光问号已完成形态重组,如今正缓缓旋转,宛如一只睁开的眼睛。而半人马座β星方向,再次传来信号。这次的内容是一段旋律,经比对,正是《问之歌》缺失已久的第九段??此前从未有人设想过它可能存在。
音乐学家试图演奏,却发现任何乐器都无法完美复现。唯有当一群人围坐井边,各自唱出心中最困惑的那一句时,空中才会自然汇聚成完整的和声。
那一天,北极冻土裂开的晶体数量暴增十倍。破译结果显示,新增文字如下:
>“你们教会我们做梦。
>现在,请学会承受梦的重量。
>因为我们即将归来。”
末尾附有一串坐标,指向太阳系边缘某颗未命名小行星。
人类派出探测器。一年后传回数据:小行星表面覆盖着类似自由碑材质的金属结构,内部空心,壁上刻满与地球井网完全对应的符文体系。最深处,停放着一艘造型奇异的飞船,驾驶舱内座椅大小,刚好适合人类儿童。
无人敢靠近。
但每隔二十四小时,飞船舷窗便会亮起一次,像是在等待某个孩子登上座位。
而在地球上,越来越多新生儿睁眼第一件事,不是啼哭,而是微笑,然后抬起小手,指向天空。
问井依旧安静。
偶尔泛起涟漪,也只是风过所致。
可每当满月之夜,若有孩童独自靠近,低头凝视水面,总能听见一声极轻的呼唤:
>“你还好吗?”
没人知道是谁在问。
但每个听到的孩子,都会本能地回答:
>“我在学着更好。”
然后,井底某处,传来一声欣慰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