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荡宋 > 招安手谕(第2页)

招安手谕(第2页)

夜幕降临,战场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松州之战,以宋军大胜告终。

翌日清晨,耶律延禧与岳飞策马巡视战场,只见敌军尸横遍野,战旗倒伏,胜利的曙光洒落在血染的大地之上。

王德策马而来,满脸喜色:“燕王,此战我军大胜,吐蕃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巴桑仅率数百残兵逃往高原,短期内再难犯境。”

耶律延禧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此战虽胜,但边疆之患未除,我们仍需警惕。”

岳飞点头:“是啊,吐蕃虽败,但西夏、女真仍在虎视眈眈,我军需趁此胜势,稳固边防,以防再起战端。”

耶律延禧沉吟片刻,缓缓道:“不错。传我命令,全军休整三日,随后分兵驻守各处要隘,严防吐蕃残部反扑。”

王德抱拳应命:“是!”

数日后,战后秩序逐步恢复,松州城内百姓欢庆胜利,士气高涨。

赵明亦派遣使者前来嘉奖耶律延禧与岳飞,并赐下黄金万两、战马千匹,以示犒赏。

耶律延禧站在城头,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却未有丝毫松懈。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他低声喃喃。

岳飞站在他身旁,目光坚定:“无论风雨再大,我等皆愿为国效命,誓死守卫江山。”

耶律延禧转头看向他,嘴角微微扬起:“有你这样的猛将相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风雪依旧,山河依旧,但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耶律延禧策马立于松州城头,目光如炬,遥望远方吐蕃军营方向。战后的大地满目疮痍,雪地上染着斑驳的血迹,残破的旌旗倒伏在风中,空气中仍弥漫着硝烟与血腥之气。

“此战虽胜,但巴桑未死,吐蕃主力亦未尽灭。”耶律延禧沉声道,“他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我军恐难再挡。”

岳飞站在他身旁,神色凝重:“燕王所言极是。吐蕃虽败,然其根基尚存,若不趁势深入高原,彻底击溃其国本,恐怕边疆永无宁日。”

耶律延禧微微颔首,却未立刻应声。他心中清楚,吐蕃地势险峻,高原作战远比平原艰难,若贸然深入,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进退维谷之地。

“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固松州防线,并遣使入京,请陛下增派援军。”他缓缓道,“同时,还需派出斥候探查敌情,以防巴桑假意撤退,暗中设伏。”

岳飞抱拳:“末将愿亲自带队前往高原边境,探明敌军动向。”

耶律延禧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将军忠勇可嘉,但此行凶险万分,不可轻率而往。”

岳飞淡淡一笑:“末将自知生死由命,若能为国尽忠,纵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耶律延禧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好。我会安排一队精锐斥候随你同行,务必谨慎行事,切莫孤军深入。”

岳飞拱手领命:“末将领命!”

就在此时,远处一骑疾驰而来,正是王德派遣的传令兵。

“启禀燕王!”那名士兵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吐蕃残部确已撤往高原,但途中似有分兵迹象,疑似另有部署。”

耶律延禧眉头微皱:“另有部署?可曾查明具体去向?”

传令兵摇头:“尚未查明,但据前方斥候回报,有一支约三千人的吐蕃军队正向西南方向移动,疑欲绕过松州,直取兰州。”

耶律延禧闻言,脸色顿时凝重起来:“果然如此……巴桑这是想以退为进,诱我军放松警惕,而后突袭我后方要地。”

岳飞沉声道:“若兰州失守,我军补给线便会被切断,届时松州孤立无援,局势将极为不利。”

耶律延禧眼神凌厉:“必须阻止他们。王德,你立即整备五千精兵,星夜驰援兰州,务必要在吐蕃军队抵达之前布防。”

王德抱拳应命:“末将遵命!”

耶律延禧又转向岳飞:“你此行探敌,也需格外小心,若发现敌军有异动,立即回报。”

岳飞点头:“明白。”

翌日清晨,王德率五千骑兵先行出发,沿着官道直奔兰州。与此同时,岳飞带领三百斥候,悄然出城,沿着小路向西南方向潜行而去。

数日后,岳飞一行抵达一处山谷,此处地势险峻,两侧山崖高耸,林木茂密,正是绝佳埋伏之地。

“此处地形易守难攻,若敌军欲绕行松州,必经此地。”岳飞低声说道,“派人上山侦察,看看是否已有敌军驻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