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 第2022章 一发又一发必死之局(第1页)

第2022章 一发又一发必死之局(第1页)

而现在好了。

被他们视为心头大患的汴梁城跟2008提前在小组赛末轮相遇了。

即便这轮无论谁输谁赢,对晋级的影响都不大。

但这俩队提前杠上依然是好事一件,最起码能让他们兰亭序坐收渔翁之。。。

夜色如墨,洒在心源号列车的玻璃窗上,映出我模糊的倒影。我仍站在观景窗前,手机屏幕的光微微亮着,林小雨那句话在我心头反复回响:“原来,被听见之后,也可以开始去听别人。”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悄然落在早已被声音浸润的土地里,生根、发芽。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一直以为“发声”是终点,其实它只是起点??真正的治愈,始于倾听他人。

回到控制台时,李婷还没走。她坐在角落的沙发上,抱着吉他,指尖无意识地拨动琴弦,像是在寻找一段尚未成型的旋律。见我进来,她抬头笑了笑:“刚才那段合成语音……听着像一百万人在同时说话,可又不像任何一个人。真奇妙。”

“那是百万颗心共同跳动的声音。”我说,“以前我们总说要‘让世界听见孩子’,现在才发现,其实是孩子教会了世界如何倾听。”

她点点头,忽然轻声哼起一句新词:“你说出第一句时,宇宙轻轻震了一下。”

我笑了。这句比昨晚直播里的还要好。

就在这时,林小满匆匆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眉头微皱:“有个异常数据流,来自云南怒江峡谷的一个偏远站点,信号断断续续,但内容……很特别。”

“怎么了?”

“不是孩子录的。”她递过平板,“是位老人。傈僳族,七十多岁,叫阿普朵。他说他一生没说过普通话,也不会写字,但他想讲个故事,一个‘藏了六十年的话’。”

我接过平板,点开音频。背景有山风和溪水声,老人的声音沙哑而缓慢,带着浓重口音,需靠AI实时翻译才能听清:

>“我年轻时,村里有个男孩,叫木生。他天生不会说话,大家都说他是哑巴,是鬼附身。他妈妈带他去县城看病,回来路上摔下山崖,死了。木生从此一个人住,每天捡柴、放羊,从不靠近人。

>有一年大雪封山,粮食断了。我饿得快不行了,偷偷去他家偷土豆。我翻窗进去,看见他在墙上画了好多画??画的是人,有笑脸,有手拉手,还有太阳。他指着画,眼睛亮亮的,好像在说:‘我也想说话。’

>我没偷,反而把家里最后一袋米留给了他。

>后来雪化了,救援队来了。他们要把木生带走,说送去‘特殊学校’。他死活不肯,哭着抱住一棵老树。最后,他被人强行拖走了。

>那天晚上,我梦见他站在山顶喊我,可我听不见声音。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他。听说他后来疯了,死了。

>可我一直记得他的画。

>现在我老了,快走了。我想说:木生,我不是哑巴,你也不是。我们只是……没人教我们怎么说话。

>如果还能重来一次,我想牵着你的手,对全世界说:你看,他会笑,他会画画,他心里有话,只是没人愿意等他慢慢说出来。

>对不起,木生。

>谢谢你,让我今天终于敢说这个故事。”

音频结束,车厢里一片寂静。

李婷的眼眶红了。她低声说:“这不该只是一段录音……这是历史。”

“是忏悔,也是救赎。”我轻声道,“把他列入‘百年声音档案’首批收录对象。另外,联系当地文化保护中心,找到木生的家人或后人,如果还有的话。”

林小满点头记录,又补充:“阿普朵说,他不想匿名。他希望自己的名字和木生的名字一起被记住。”

我闭上眼,仿佛看见六十多年前的雪山下,两个孤独的灵魂在风雪中短暂相望。一个想偷窃生存,一个用画笔呐喊。而最终,他们都成了沉默的牺牲品??直到今天,才借一支录音笔,完成了迟来的对话。

凌晨三点,系统自动推送新一轮“晨间共听”备选内容。除了阿普朵的故事,还有一条来自新疆喀什的小学生录音:

>“老师问我们长大想做什么。我说想当厨师,全班都笑。因为他们觉得维吾尔族男孩只能打馕。

>可我想做蛋糕!我在手机上看视频学的。上周我用面粉、糖和牛奶做了个小蛋糕,虽然焦了,但我奶奶吃了三块。

>我录这段话,是想告诉那些笑话我的人:味道不分民族,梦想也不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