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白居易(第1页)

白居易(第1页)

卷六

【题解】

卷六所传诗人虽以元白开头,目光却集中在晚唐诗人身上,有白居易、元稹、李绅(附郁浑)、鲍溶、张又新、殷尧藩、清塞、无可、熊孺登、李约、沈亚之、徐凝、裴夷直、薛涛、姚合、李廓、章孝标、施肩吾、袁不约、韩湘、韩琮、韦楚老、张祜(附崔涯)、刘得仁、朱庆馀、杜牧(附严恽)等二十九人。这些诗人有诗名远传日韩的白居易,有自制力超强、一生不近女色的洁癖患者李约,有一生布衣却能以处士身份笑傲宰相的张祜,也有一些才华甚高却品行有缺的诗人,比如担任宰相却举止“斐薄”的元稹、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却“狂斐”“倾邪”的张又新。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女诗人薛涛,她虽然是当时低贱的乐妓,却能在诗歌创作上让人赏叹,比如辛氏就感叹说:“不意裙裾之下,出此异物,岂得匪其人而弃其学哉!”尽管辛氏语中略带偏见,却更能见出薛涛是以诗情征服了辛氏。可想而知,若非诗歌,薛涛如何能咸鱼翻身、完成自我救赎?诗之时义大矣哉!辛氏不仅在故纸堆中尚友古人,也在实际考察中感受古人的生存环境,在《徐凝传》中就说他去过诗人生活的地方,因此使他能更好地体味古人的诗句和情操。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看出环境对诗人的“江山之助”,还指出诗人对胜地兴起的助推作用,这为我们今天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

白居易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臣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注释】

1太原: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乃白居易的郡望。下邽(gui):县名,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北下邽镇东南,乃白居易祖居之地。据学者考证,白居易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2观光上国:观览国都的盛德光辉和政教风情。《周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观光,这里有求仕的意思。上国,即上京,指京城。

3顾况:苏州海盐(今属浙江,古时属吴地)人。曾任润州刺史、校书郎、著作郎等,贞元间弃官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善画山水,其诗多谴责时政,同情人民,善用口语,多佛典禅语。传见本书卷三。顾况接见白居易之事,盖不可信。

4“离离原上草”以下几句:引诗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意谓古原上的草极其繁茂,它们一年之间历尽生死荣枯,野地上的火焰烧不完它们,等到春风一吹再次生长。这里既是赞扬野草的生命力,也是在把野草比作离别的忧愁无法割舍,也是通过野草的死而复生来对照人生的短暂,内涵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离离,分披繁茂的样子。

5中书舍人:为中书令和中书侍郎之下的要职,掌承旨撰写诏诰及受皇帝委任出使宣慰、受纳诉讼等。高郢:字公楚,宝应初举进士,后为李怀光幕僚。兴元元年(784)怀光叛乱,不从,后怀光败死,入为刑部郎中、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掌贡举三年,拒绝请托,选拔才能,一变朋党援引之风。贞元十九年(803)擢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年间官终兵部侍郎。拔萃:唐制,选官有一定年限,期限未满,可试判三条,合格入官者谓之“拔萃”。白居易考拔萃,在贞元十九年(803),主考官为礼部侍郎权德舆。

6校书郎:官名,掌校勘书籍,订正讹误。

7“元和元年”两句:白居易作新乐府在为翰林学士、左拾遗后,辛文房承《旧唐书》本传之误。

8禁中:指宫中。

9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专掌内命,为皇帝亲信。

10左拾遗:门下省所属谏官,掌规谏、荐举人才。

?盗杀宰相:指武元衡被刺杀一事。

?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

?嫌其出位:时白居易担任左赞善大夫(为东宫官,掌侍从规谏太子),非谏官,故云其出位。

?母堕井:据陈振孙《白文公年谱》记高彦休之语,白居易母亲患有心疾,此事待考。

?江州:州名,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司马:官名,协助处理府州公务,中唐后期边远州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

?勋庸:功勋。王功曰勋,民功曰庸。

?怫(fu)怒:郁闷愤怒。

?浮屠:指佛教。死生说:佛教认为“诸行无常”,执迷者坠入生死轮回,只有断除我执的涅槃才能跳出生死,从而领悟“寂灭乃人生之至乐”的境界,无生无死,涅槃成佛。

?形骸:躯体,形体。

?知制诰:官名,职掌起草诏令。

(21)河朔乱:唐平定安史之乱后,黄河以北的成德、魏博、卢龙三藩镇,虽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并不服从。唐德宗时叛乱,唐宪宗时由于平定淮西,再度臣服,到唐穆宗则又叛乱。河朔,即河北地区。乱,叛乱。

(22)文宗:即李昂,穆宗李恒次子,敬宗弟。初名涵,封江王。宝历二年十二月(827年1月),为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任用李训、郑注等人力图革新政治,用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毒死王守澄,发动甘露之变,事败,训、注等被杀,他也被仇士良等软禁致死。善写五言古诗,诗调古朴清峻。

(23)刑部侍郎:官名,刑部的副长官,掌律令、定刑名、案复大理及诸州应奏之事。

(24)会昌:唐武宗年号(841—846)。白居易卒于846年。

【译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