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盖世神医 > 第3718章 开杀下(第1页)

第3718章 开杀下(第1页)

青铜战舰之上,那数百名闭目肃立的灰衣罗汉,在孙悟空那撼天动地的一棒即将临头之际,仿佛同时接收到了某种指令,数百双眼睛在同一时间猛地睁开。

“唰!”

他们的眼眸,毫无灵性,不含一丝人类的感情,而是一片死寂的灰白。

瞳孔涣散,没有任何焦点,只有最冰冷的杀意。

面对那足以将寻常绝世圣人王砸成肉泥的金箍棒,站在最前方的数十名罗汉面无表情,动作整齐划一地抬起了他们那泛着古铜色的手臂,握掌成拳,然后毫无花哨地。。。。。。

阳光斜照进半夏堂的门槛,将三人影子拉得很长。老兵拄着拐杖,手微微发抖,却把那本《共情医案手札》捧得极稳,仿佛那是他重生的凭证。杀手低着头,面具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紧绷的下颌线,小女孩紧紧攥着他衣角,眼神怯生生地打量着这间古旧药堂。女兵站在最后,肩背挺直如松,军装笔挺,可眼底泛红,像是熬了整夜才鼓起勇气站在这里。

慧觉接过信,指尖轻轻抚过“半夏行者”四个字,像在触摸一段尚未落定的命运。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转身走向药炉,点燃火种,取出一包陈年艾叶,投入铜锅中煎煮。草香缓缓升腾,弥漫在空气中,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润。

“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半夏’吗?”他一边添水,一边轻声问。

无人作答。

“半夏是一味药,性温,归心、脾、肺经。”他说,“它不烈,不解毒,不夺命,但它能化痰开郁,安神定志。世人总爱追求猛药克疾,却忘了有些病,需慢火细煨,需静心守候。这座堂,从十五年前开到现在,治的从来不是绝症,而是被遗忘的痛。”

老兵喉头滚动了一下,低声说:“我醒来的那天……梦见阵亡的兄弟们围坐吃饭,桌上摆的是家乡的腌萝卜和糙米饭。他们笑着叫我‘老班长’,说我终于来了。我以为是幻觉,可醒来后枕头湿了一大片。后来我才明白??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活着的时候没人记得他们。”

慧觉点头:“记忆不是负担,是连接。你们连队若真想加入‘半夏行者’,第一课便是写下每一位牺牲战友的名字,不只是档案上的编号,还有他们的笑声、口音、爱吃的食物,甚至临终前最后一句话。然后,在每个月圆之夜,点一盏灯,念一遍名字。”

女兵猛地抬头,声音微颤:“可以吗?我们……真的可以这样做?”

“当然。”慧觉望着她,“战士不该孤独赴死,也不该独自背负生死。国家给了你们勋章,但人心需要的,是一句‘我知道你疼’。”

杀手忽然动了动,面具下的呼吸变得沉重。他迟疑片刻,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我女儿……她不知道我是谁。他们说她是孤儿,由村塾先生收养。我不能见她,只能远远看着。可昨晚,她画了一幅画??一个戴面具的人牵着一个小女孩,站在开满铃兰的山坡上。先生问她画的是谁,她说:‘是我梦里的爸爸。’”

他说完,单膝跪地,将小女孩往前轻轻一推:“我想让她活得不怕黑。可我自己,还在黑暗里爬。”

小满早已泪流满面,快步上前蹲下身,平视小女孩的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铃……铃儿。”小女孩小声回答。

小满笑了,从怀里掏出一枚铃兰花形状的布偶:“送给你,以后晚上睡觉,把它放在枕头边,就不会做噩梦了。因为有我们在。”

慧觉走到杀手面前,伸手摘下他的面具。

那是一张布满刀疤的脸,左眼已失,右眼角刻着深深的疲惫。但他没有躲闪,任由阳光照进来,第一次毫无遮掩地站在光下。

“你已经不是杀手了。”慧觉说,“你是铃儿的父亲。这个身份,比任何功名都重。”

他转身从柜中取出三枚玉符,与当初给刺客的那一模一样,依次递出:“这是‘半夏印信’,不是护身符,也不是通行证,而是一个承诺??无论你过去做过什么,只要愿意回头,这里永远有你的位置。”

老兵接过玉符,双手颤抖,将它贴在胸口,哽咽道:“我这一生,杀过敌,也害过错。可从今往后,我要学着做一个会哭的人。”

女兵深深鞠躬:“我们连队三百二十七人,愿以余生践行共情之道,不为立功,只为不让任何一个战友再沉默死去。”

慧觉微笑,抬手示意他们起身:“明日开始,你们将接受‘心脉导引’训练??不是练气,不是习武,而是学会倾听、表达、拥抱脆弱。三个月后,你们将成为第一批‘半夏巡行使’,前往战后创伤最深的边陲营地,用耳朵治病,用话语救人。”

夜幕再度降临,半夏堂外燃起篝火。猴子不知何时也下了屋顶,披着旧棉袄坐在火堆旁,手里拿着一根竹签,串着几颗蜜饯糖慢慢烤。小满教铃儿编花环,两人笑声清脆,惊飞了屋檐下的夜鸟。

慧觉取出纸笔,开始撰写《半夏行者章程》:

>一、不以胜负论英雄,唯以真诚辨真心。

>二、每名成员须每日记录一则“听见的故事”,无论长短。

>三、每年七月十五,集体前往无名烈士墓前诵读所有记录,名为“还魂夜”。

>四、严禁使用暴力压制情绪,违者自动退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