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望仙门 >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太守遇刺(第2页)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太守遇刺(第2页)

西域沙漠中,商旅目睹绿洲凭空出现,湖心浮现出一座透明宫殿;

东海渔村,渔民捞起一块刻有古篆的青铜片,上书“归墟有门,守心为钥”;

南疆密林,一位老巫祝梦见七位白衣人并肩而立,手持陶埙,共奏一曲《安魂》;

就连京城太庙之中,供奉历代帝王的牌位也齐齐震动,其中一块本应空白的木牌,竟浮现出三个字??**楚昭宁**。

黎明时分,阿拙离开废墟,继续南行。他不知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但他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流泪的孤儿。他背上多了个新竹篓,里面装着从梅树上摘下的七枚果实,每一枚都蕴含着一段远古记忆。

而在某座小镇的清晨集市上,一个卖花的小女孩拦住他,仰头问道:“叔叔,你知道为什么最近everywhere都开满了梅花吗?”

阿拙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微笑道:“因为有人终于学会了说再见。”

小女孩眨眨眼:“那你呢?你有没有舍不得的人?”

他怔了一下,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与痛楚。“有啊。”他说,“所以我才要一直走。”

风又起了,卷起漫天梅瓣,飞向不可知的远方。

数月后,江湖传言四起:北方出现一位神秘“梅使”,专治心疾,能以一曲埙音令疯癫者清醒、仇恨者落泪、自杀者重生。更有甚者言,曾见他在暴雨夜立于悬崖边,面对万千怨魂诵经三日,最终以自身精血画符,将整片山谷封印。

与此同时,朝廷内部也开始动荡。昭宁公主多次请求查阅禁书档案,均遭内阁驳回。她不甘心,暗中联络江湖奇人异士,组建“寻真会”,誓要揭开三百年前的真相。而在暗处,一股名为“逆轮教”的势力悄然崛起,他们崇拜执念,主张打破轮回规则,让死者永远留存于世,宣称:“爱不应被时间抹去,我们要复活所有逝去的亲人!”

一场关乎天地秩序的风暴正在酝酿。

某夜,阿拙宿于山寺。老僧问他:“施主究竟为何而行?”

他答:“为了不让任何人像我小时候那样,连一句‘再见’都说不出口。”

老僧叹息:“世人怕的不是死亡,是遗忘。可你越是执着于记住,越容易被困在过去。”

阿拙沉默良久,反问:“若是彻底遗忘,那人是否真的死了两次?一次是肉体消亡,一次是被人间抛弃?”

老僧无言。

次日清晨,阿拙离去。临行前,他在寺门前种下一株梅苗,并留下一句话:

**“只要还有一个记得,那人就还活着。”**

这句话很快传开,成为无数丧亲者心中的慰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讲述逝去亲人的故事,不再避讳死亡,也不再压抑悲伤。一些村庄自发设立“忆堂”,每逢清明、寒衣节,全村聚在一起分享回忆,哭过之后,再一起喝酒吃菜,庆祝生命曾经的存在。

而在这股风潮中,那句古老的谶语也被重新提起:

**“守心者不归,因他即是归途。”**

人们开始相信,那位白发老人并未真正离去。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着??在每一个愿意倾听悲伤的人心里,在每一阵带来花香的风里,在每一次含泪微笑的告别里。

又一年春至,全国梅林盛开得比往年更盛。科学家无法解释这种植物爆发式增长的现象,宗教人士则宣称这是神迹降临。唯有少数修行高深之士察觉到,大地的灵脉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仿佛某种沉睡已久的机制被重新启动。

某日,一位年轻道士登上昆仑绝顶,观测星象时忽然发现:原本散乱分布的七颗星辰,竟在特定时辰连成一线,正对着当年无名山谷的位置。他掐指推算,浑身剧震,脱口而出:

“七星归位,守心重启!这不是终结,是轮回的新章!”

与此同时,在那片湖心参天的梅树之下,湖水再次泛起涟漪。泥中水晶微光闪动,两行字迹愈发清晰:

**“愿人间有爱,亦懂离别。”**

**“守心者不归,因他即是归途。”**

春风拂过,花瓣飘落水面,一圈圈荡开,仿佛有人轻轻应了一声:

“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