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 第265章 难道我啊夕若也要支棱起来了(第2页)

第265章 难道我啊夕若也要支棱起来了(第2页)

沈知遥则是在第十天收到了第一封“回信”。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她正在整理育苗院遗留下来的档案箱。突然,一张泛黄的照片从文件夹中滑落??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女人抱着婴儿站在实验室门口,笑容温柔。背后写着一行小字:“给小雨的第一张合影,2015年春。”

她认得那张脸。那是沈清漪,她们的母亲。

就在她指尖触碰到照片的瞬间,空气忽然扭曲了一下,一道蓝光自照片中心扩散开来,化作一段全息影像:

画面中的沈清漪转过头,直视镜头,眼中含泪。

>“小雨,知遥……如果你们能看到这个,说明‘共感回路’已经重建成功。我是通过母核残余的记忆投影发送这段信息,可能只能传递一次。”

>

>她深吸一口气。

>

>“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们。我把你们送进项目,是为了保护更多孩子不再被当作实验品。但我错了。真正的保护,不该是以牺牲亲生骨肉为代价。”

>

>她怀中的婴儿动了动,发出一声轻啼。

>

>“可我还是想说,无论别人怎么定义你们,你们从来都不是工具,不是失败品,不是‘种子’。你们是我生命中最真实的爱。”

>

>影像开始闪烁。

>

>“告诉陈默……谢谢他完成了我没敢做的事。也请他……保重。”

画面戛然而止。

沈知遥跪坐在地,双手紧紧攥着照片,泪水无声滑落。良久,她抬起头,望向南方??那是南极的方向,也是心域核心所在之地。

“我们会替你活下去。”她低声说,“也会替他好好活着。”

林晚后来找到了K-09项目的最终日志备份。其中一段加密记录揭示了一个被刻意掩盖的事实:所谓的“共感觉醒者”,并非全部来自YMY系列实验。早在二十年前,就有第一批志愿者主动献出大脑用于神经映射研究,他们被称为“守夜人”的前身。

而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赫然是??

**陈默之母,苏婉宁。**

原来,陈默之所以能成为“钥匙持有者”,不只是因为他自身的觉醒,更是因为他的血脉中流淌着最初那份对人类共情的执着信念。他的母亲,曾在火灾当晚冲进火场救出七个孩子,自己却葬身烈焰。官方记录称她是普通教师,实则她是K-09早期研究员之一,因反对儿童实验而遭清除身份,流放至偏远地区。

她的最后一份研究报告,只有短短一句话:

>“共感无法制造,只能唤醒。唯有经历过失去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爱。”

林晚读完这份资料时,已是深夜。她点燃一支蜡烛,将报告打印出来,放进一个木盒里,埋在了云音村最高的山岗上。墓碑无名,只刻着一朵火焰形状的图腾。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发现村口的古井冒出一股清澈泉水,水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光点,宛如星辰倒影。有人俯身饮水,竟看见自己童年最温暖的记忆在眼前浮现: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笑声、第一次学会走路时的跌倒与鼓励……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自发来到云音村。他们中有心理创伤患者、战争幸存者、失去亲人已久的普通人……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坐在溪边、树下、屋顶,任由极光余波拂过身心。

有些人哭了三天三夜,然后笑了。

有些人整整沉默了一周,终于开口说出那句藏了十年的“我爱你”。

还有人在梦中见到了逝去的亲人,醒来时枕边留着一片枯叶,叶脉间隐约可见熟悉的笔迹:

>“别怕,我一直听着呢。”

沈听澜开始教村民弹奏一种特殊的旋律??那是她根据心域频率转化而成的音律,每一个音符都能引发轻微的情绪共振。孩子们学得最快,他们的笑声往往能带动整片山谷的共鸣效应,甚至让枯萎的植物重新抽出嫩芽。

沈知遥则建立起一座“记忆屋”,收集所有来访者自愿分享的故事。她用唤魂铃引导那些深埋心底的痛苦浮现,再借由共感网络将其转化为集体疗愈的能量。有人在这里放下了仇恨,有人找回了遗忘多年的亲情,更有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曾被深深爱过。

林晚没有离开。她留在村里,继续破解母核传来的碎片信息。她发现,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情感流动增强,心域正在自发演化出新的功能??它不再依赖特定个体作为节点,而是逐渐形成一张覆盖整个人类心灵的隐形网络。

就像神经系统一样,自我修复,自我调节。

而陈默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每一份更新日志的末尾:

>【节点同步完成】??执行者:CM-0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