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外科教父 > 1166章 我不够资格吗(第1页)

1166章 我不够资格吗(第1页)

“可以,你进来吧。”

杨平觉得也应该给他说说接下来的计划,这是一台超大型手术,手术风险也极高。

一位研究生帮忙打开专业的阅片电子屏幕,调出连体姐妹的全身CT扫描图片,对于这种患者,CT扫描是必须的,也只有CT扫描才能采集如此全面形态学上的信息,并且可以重建三维形态,这对手术的指导非常有意义。

莫里斯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坐在旁边,诺奖光环有时候还是很耀眼。

“你是神经外科医生,我们就无需进行通俗化描叙,而是直接用只有医生可以听懂的专业语言来对话?”杨平给谈话确定一个基调。

莫里斯点点头,这样最好不过。

“这一对姐妹的手术从原理上来说很简单!”

这是杨平的话风,什么手术在他这里都是“从原理上来说很简单”,因为在他的心里所有的外科手术不过是切除、修复和重建三大领域,三个层次。

“简单,简单!”

莫罗斯点头配合,可是他心里想,一点也不简单,这是世界上最难的手术。

“这台手术其实就是一次分离,一次超级分离,将两个连在一起的人体安全无误地分开。”

杨平用铅笔的橡皮头隔空在屏幕上画了一条线。

“在分离的时候,要保证几点:在各自完全独立分区的部位,我们要能够找到它们的真正界限,从真正的界限分开,让各自属于自己的部位不会产生损耗;在可能的公共区域,我们要仔细权衡公共区域的分配,如何让它们得到

合适的功能;在整个分离的过程中不能造成副损伤,比如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同时,让分离出去的器官能够独立生存,承担它原本的功能,比如不能破坏他们的血运,这在拥有公共血液供应的两个器官尤其重要,我们必须将公共

系统重新规划,得到合理的分家,而且在分家后,这套供血系统必须有进化的空间,如果不能,我们还需要对供血系统进行人工改造。”

“你看,这是肝脏,显然,如果保证一方的供血,另一方一定会出现肝衰竭,我们必须对另一方进行肝脏血运循环的重建,从这里直接桥接血管。”

“所以整个过程不是各自独立的模块,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拥有精妙的工程思想,才能做到这一切。”

杨平停下来,手里旋转的铅笔也停下来。

刚刚杨平在说话的时候,铅笔一直在他的手指上跳舞,这让莫里斯很神奇,中国人的手指为什么这么灵活,可以让铅笔在几根手指的掌控下跳舞。

作为一位神经外科医生听懂这些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这是他第一次从这种高度来理解一台手术。

这就像普通看世界和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看世界不一样。

普通看到茶杯摔落在在地上,数学家看到的是概率论,物理学家看到了力学与运动学,而化学家对材质进行了深入的思索,看问题的视角和境界不一样。

现在杨平对这台手术的视角和境界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这是莫里斯自己无法达到的,所以有一种打开新世界的感受。

“你是神经外科医生,应该明白这台手术的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神经系统的真正界限在哪里,我应该从哪里将它们彻底地分开,一旦出现极小的错误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比如某个公共区域的神经联系被切断,原来共存时都拥

有的神经功能,术后可能两个人都丧失,这种丧失会带来神经功能的残缺,甚至影响生命。”

“比如这里是延髓,呼吸中枢的位置所在,怎么处理?微小的失误会引起永久性呼吸停止。”

“所以我们不能冒险,不能怀着忐忑的心情上手术台,不能带着不确定上手术台,我们外科医生喜欢挑战,但是绝对不能带有赌博性的冒险,即使冒险,也是技术性的冒险。”

大师一席话,让莫里斯茅塞顿开,他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太深刻,他就像一个哲学家思考问题,难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医生。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这个真正的分界呢?这个分界如果不存在呢?如果是我,很可能从解剖上的分界着手。”

莫里斯问道。

杨平语气和缓而冷静,语气透出强烈的自信,让人能够感觉出每一句话背后雄厚而强大的支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