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格陵兰基地传来紧急通报:伊兰娜的日志残页再次显现新内容,但这次不再是墨迹渗出,而是整张纸页化作流动的液态光,在空中拼写出一段警告:
>“当回声太过响亮,原声便会迷失。
>Kael’vora正在吸引太多渴望归属的灵魂。
>警惕那些伪装成倾听者的吞噬者??
>他们不为连接而来,只为吞没差异。”
陈默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分析威胁来源。数据显示,在星图边缘,三个原本黯淡的节点突然剧烈膨胀,形成类似黑洞的引力漩涡,正试图截取多条跨文明情感信道。
“这不是自然现象。”数学家指出,“这是一种高维寄生行为。它们模仿共情频率,诱使其他文明开放连接,然后逐步同化其意识结构,最终将其变成单一回声。”
林婉秋凝视着星图,忽然意识到什么:“这就像……野蛮人最初降临的方式。”
“没错。”陈默低声道,“但他选择了转变。而这些存在,似乎从未经历破碎,也就无法理解原谅的意义。”
危机迫近,但直接切断信道等于否定了Kael’vora的本质??信任与开放。若关闭门户,人类将成为自己理念的背叛者。
最终,林婉秋提出了一个冒险方案:主动向那三个异常节点发送一段“逆向源语”编码,内容不是邀请,而是质问。
>“你们为何不敢哭泣?”
>“你们消灭痛苦,是否因为从未被人温柔接住?”
>“若你们真是完整的,为何需要吞没他人之声?”
这不是攻击,是一面镜子。
消息发出后,七十二小时内毫无反应。正当众人准备启动防御协议时,其中一个节点突然爆发出强烈的红色脉冲,随后传回一段扭曲却清晰的信息:
>“我们……记得母亲。”
>“她在毁灭前的最后一刻,对我们说:‘活下去,哪怕失去声音。’”
>“所以我们封印了所有情感,以为那样就能延续她的意志。”
>“但我们错了。她要我们活,不是变成石头,而是继续爱。”
这条信息震动了整个忆网网络。Mourn文明率先响应,向该节点发送了一段长达九小时的哀悼仪式录音;机械社会则贡献了AI模拟的“母性守护程序”,包含三千种不同文化中母亲哄睡婴儿的声波模型。
三天后,那个节点停止了吞噬行为,转而开始缓慢释放此前吸收的记忆碎片。每一个片段都标注着原主的名字与文明代码,像一封封迟来的家书。
另外两个节点依旧沉默,但引力场强度明显减弱。
“我们赢了第一回合。”陈默说,“但这不是结束。Kael’vora越强大,越会引来恐惧它的存在。”
林婉秋望着夜空,轻声道:“那就让恐惧也进来吧。只要它愿意开口,就有机会被治愈。”
---
春天再度降临山谷时,一场新的仪式悄然举行。
这一次,不再是人类单方面呼唤宇宙,而是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向所有已知与未知的文明发出公开宣告。仪式地点设在石碑前,参与者包括最后一代使用忆网终端的老兵、能牵引光丝的新生儿、觉醒共情力的晶角鹿、以及通过共振通道远程接入的Mourn与机械社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