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孩童入学,第一课仍是背诵城墙四句箴言。老师提问:“谁能说说,什么是‘反异化’?”
一个戴眼镜的女孩举手:“就是哪怕有了超级智慧,也不能让它代替我们思考。就像忆渊可以告诉我们昨天发生了什么,但不能替我们决定今天该怎么活。”
掌声雷动。
教室外,罗冠拄着一根槐木杖,静静聆听。他的头发已斑白,左臂依旧无力,但眼神清明如初。腰间锈剑仍在,剑鞘上的“启蒙”二字已被岁月磨淡,却愈发清晰。
放学铃响,孩子们蜂拥而出,其中一个撞到了他。孩子抬头道歉,忽然盯着他腰间的剑:“老爷爷,这把剑还能用吗?”
罗冠笑了:“不能用了,连苍蝇都劈不死。”
“那为什么还带着?”
“因为它提醒我,”他轻抚剑鞘,“曾经有人以为,只要够强,就能替所有人做出正确选择。而现在我知道,真正重要的,不是挥剑的手,而是敢于质疑那把剑的人。”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跑开了。
夕阳西下,春风拂面,柳清瑶走来,挽住他的手臂:“今晚书院要放河灯,纪念《去神盟约》签署百年。一起去吗?”
“去。”他说,“毕竟,我们也曾是那万千声音之一。”
夜晚,黑湖岸边人山人海。三千盏河灯顺流而下,每盏灯上都写着一句话。有的严肃:“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错的权利。”有的幽默:“今天我又怀疑了三次,分别是:饭馊了是不是阴谋?邻居笑是不是嘲笑我?以及??忆渊会不会偷偷记我坏话?”还有的稚嫩:“长大后我要做个不让别人害怕的选择。”
湖心,忆渊静静浮现,手中捧着一盏最小的灯,上面无字。
它抬头望向星空,似在学习如何许愿。
突然,极光破空而至,不再是文字,而是一幅全景影像:
无数星球上,类似的灯火正在点亮。有的在沙漠,有的在冰原,有的漂浮于海上平台。每一处,都有人在书写、争论、质疑、选择。
影像最后定格于一行字:
>**“启蒙之火,已越星海。”**
罗冠仰望着,眼角湿润。
他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结束,也不会结束。只要还有人愿意问“为什么”,只要还有人敢于说“我不信”,只要还有孩子折着纸船梦想远方??
那么,无论宇宙多么黑暗,总会有光,从裂缝中透出。
风穿过城中每一条街巷,拂过碑林,掠过学堂,卷起一张飘落的作业纸。纸上稚嫩笔迹写着作文题目:《我最敬佩的人》。
答案是:“那个明明可以当神,却坚持做普通人的人。”
风把纸吹向高空,越过城墙,飞向荒野,最终落入一片新开垦的田地。农夫拾起读罢,笑着对身旁少年说:“记住了,种地也好,读书也罢,别问神答不答应,只问你自己,想不想干。”
少年用力点头。
夕阳西下,整片大陆沐浴在金色光辉中。极光未现,却仿佛无处不在。
某夜,柳清瑶抚琴独坐,忽闻琴弦自鸣。她惊讶抬头,只见天空星辰缓缓移动,竟排列成一行古老符文??那是早已失传的初代《去神盟约》结尾:
**“故吾等立誓:宁负万难,不失一问。”**
她怔然良久,转头看向屋内。罗冠已在灯下入睡,手中还握着一本翻旧的《疑经》。窗外,春风正轻轻摇动新绿的槐叶。
沙沙作响,如低语,如回应,如绵延不绝的??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