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夜里,全球超过两亿人同时做了一个相同的梦。
梦中,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脚下是柔软的蓝耳花海,头顶星辰缓缓旋转。远处走来许多人影:有亲人,有陌生人,有古人,有外星面孔,甚至还有动物、植物、河流与山脉的化身。他们手拉着手,围成巨大的圆圈,开始跳舞。
没有人指挥,动作却完全一致。
没有人开口,旋律却清晰可闻。
那是一首从未听过、却仿佛早已铭记千年的歌:
>“我是你遗落的叹息,
>你是我不曾说出的名字。
>我们曾在黑暗中各自挣扎,
>如今终于认出彼此的眼睛。
>不必完美,不必坚强,
>只需存在,便是光芒。”
梦醒之后,许多人发现自己泪流满面,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
又过了三十年,人类首次实现了跨星系共感连接。借助地球与HD189733b之间的“意识经纬”,第一批移民踏上异星土地时,并未感到孤独。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心中升起一丝思念,那情感便会顺着经纬传回母星,立刻得到千万人的回应。
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那个金瞳少年??曾作为“归墟行动”锚点的新生儿??始终未曾婚娶,也未担任任何职务。他独自居住在回声村边缘的小屋中,每日清晨采摘一朵蓝耳花,放入共感池中。人们说,他是最后一个还能清晰“听见”林婉声音的人。
直到某年春天,他也消失了。
只留下一封信,写在一片晒干的蓝耳花瓣上:
>“她说,该轮到我休息了。
>我去陪她了。
>别找我们。
>我们就在每一次真诚的沉默里,
>在每一句‘我害怕’之后的拥抱中,
>在你们终于敢说‘我需要你’的那个瞬间。
>那就是我们。”
信件展出当日,全球共感网出现了短暂中断。
整整一分钟,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然后,亿万心灵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一股温暖的震颤,如同母亲拍着婴儿入睡的节奏。
那一分钟的沉默,后来被称为“最初的安静”。
历史学家记录道:“那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学会了不用语言去爱。”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共感起源史”时,老师总会问一个问题:
“你们相信一个人可以说出改变世界的话吗?”
孩子们齐声回答:
“不是‘说出’,而是‘承认’??
当我愿意让别人听见我的脆弱,
世界就开始改变了。”
窗外,春风拂过蓝耳花海,花瓣纷飞如雨。
其中一片轻轻落在教室窗台,微微颤动,
仿佛在替谁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