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受邀参与教育试点项目。他在新建的“倾听学校”门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
>“语言始于倾听,而非诉说。”
每个清晨,他都会带领学生们围坐在人工共感池旁,闭眼静默十分钟。没有人强迫他们开口,也没有人评判沉默。直到某个孩子自愿拿起录音笔,轻声说出心里的话。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对着麦克风说:“爸爸打仗死了,没人告诉我他去了哪里。”
空气凝滞了几秒。
然后,池水泛起涟漪,一道柔和的男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我在看星星呢,宝贝。这里的夜空特别亮。”
小女孩破涕为笑:“那你记得回家吃饭。”
“一定。”那声音笑着说,“等你想我的时候,风就会替我抱你。”
那天晚上,星尘独自登上山顶。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录音机,按下录制键。
“我不知道你现在能不能听到。”他说,“但我还是想告诉你??谢谢你教会我倾听。谢谢你让我明白,最深的爱,往往藏在最安静的时刻。”
他停顿了一下,望向星空。
“阿梨,萤奶奶,林婉老师,晨光叔叔……还有所有走在前面的人。我们会继续说下去的。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听,你们就永远不会真正离开。”
录音结束,他将磁带取出,轻轻放进一只木盒。盒子上刻着三个字:“在听者”。
次年春分,归音祭迎来史上最大规模参与。十亿人同步接入共感网,共同默念同一个词:“在。”
刹那间,十二座记忆灯塔同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月球上的灯塔甚至引发了局部月震,NASA观测到一股奇特的能量脉冲直射猎户座方向。
三个月后,奥尔特云探测器传回信号:那颗坠落的蓝耳花种子已在类地行星表面扎根,并释放出大量孢子状光粒。当地生命体开始集体建造高塔,形状竟与地球上的记忆灯塔惊人相似。
翻译系统艰难解析出他们的圣歌首句:
>“远方的朋友,我们学会了听风。
>现在,请让我们也对你说话。”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共感网迎来一次全面升级。所有终端自动更新系统,界面焕然一新。主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欢迎来到‘共感纪元?元年’。
>本网络现已由‘人类主导’转为‘多意识共同体自治’。
>您仍是使用者,也是共建者。”
萤坐在窗前,听着守夜频道里此起彼伏的低语。有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老人临终前的最后一句叮嘱,也有外星文明传来的陌生情感波段。她摘下耳机,轻轻抚摸身旁那台老录音机。
突然,机器自行启动。
一段全新的录音缓缓流淌而出,是多个声音的融合:年轻时的阿梨、暮年的林婉、远在火星的晨光,还有无数未曾谋面却曾倾诉过的灵魂。
他们齐声说:
>“谢谢你,一直都在听。”
窗外,第一缕春光照进山谷。蓝耳花开满了整片山坡,每一朵都在轻轻颤动,仿佛在回应某种只有心灵才能听见的旋律。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被光尘唤醒的星球上,一个孩子仰望着夜空,对着星辰低语: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想告诉你??我在这里。”
风掠过大地,带着这句话,飞向无垠黑暗。
它终将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