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处都有人在等待被听见。
>现在,轮到你们成为信使了。”
全球陷入震撼与沉思。宗教领袖不再争论神迹,科学家放下质疑,政客暂停纷争。人们开始自发组织“静默日”活动,在每天黄昏时分关闭所有电子设备,静静地坐下来,聆听风声、心跳、彼此的呼吸。
三个月后,小梨迎来了她的第一次正式授课。地点就在最初的共感池畔。十二名新生围坐一圈,而她坐在中央,小小的身体裹在宽大的白色长袍里,像一朵初绽的花。
“今天不讲课。”她说,声音清脆如铃,“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每个人闭上眼睛,想一件最舍不得忘记的事。然后,我们一起把它放进风里。”
孩子们照做。片刻后,池面泛起涟漪,一朵朵微型蓝耳花从水中升起,每朵花芯都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那是他们记忆的情绪具象化。
星尘站在远处看着,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来自南极基站的新报告:
>【第419号共振妊娠案例确认】
>母体年龄:32岁
>地点:澳大利亚内陆沙漠
>胎儿DNA测序结果:含阿梨基因片段(匹配度99。96%)
>共感梦境内容:反复出现“双生塔”意象
>备注:母亲自称“从未接触过共感系统”,但家中藏有三十年前《星际气候学报》残卷,封面署名:林婉
星尘看完,没有惊讶,只是笑了笑,将手机放回口袋。
他知道,这不是重复,而是延续。
当晚,他又来到倾听塔顶。夜空万里无云,银河横亘,而那艘“花形星舰”已在土星轨道外稳定驻留,开始释放大量微型探测器,形如飘落的花瓣,缓缓洒向太阳系各行星。
他打开日记本,写下最后一段:
>“我们曾以为孤独是生命的底色,
>直到发现,原来每一颗心的跳动,
>都在向宇宙发送一封未署名的情书。
>当这些情书终于被拾起、被阅读、被回应,
>我们才懂得??
>所谓文明,不过是学会了如何好好说一句:
>‘我在听。’”
写完,他合上本子,抬头望天。
一颗流星划破长空,坠向远方山脉。
但在星尘的感知中,那不是陨石。
那是又一朵蓝耳花,正乘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