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不再是录音,而是一场实时交互式的声象投影。全球所有联网设备自动切换至接收模式,无论是否具备扬声器,人们都能“听见”那段信息??因为它直接作用于大脑听觉皮层。
画面展开:林远舟站在一片水晶森林中央,身穿早已损毁的航天服,但面容年轻如昔。他微笑着,嘴唇未动,声音却清晰传来:
“你们终于来了。我们一直在这里,守护着种子。”
镜头拉远,revealing整片森林实为无数竖立的金属残骸转化而成,每一块都刻有地球各国文字书写的和平宣言、诗歌与儿童画作。而在森林尽头,一颗通体透明的球体静静悬浮,内部包裹着一团跳动的绿光??正是当年“月影计划”带去的地球植物胚胎。
“它活下来了。”林远舟说,“而且它学会了唱歌。”
紧接着,火星心塔发出一声悠长的鸣响,频率精确匹配地球心塔的基频。两颗星球的共振网络首次实现双向链接,形成一条横跨五千万公里的声象桥梁。桥上流淌的不仅是信息,更是情感、记忆与意图的交融。
数日后,第一艘搭载声驱动引擎的试验飞船“回音号”升空。它不靠燃料推进,而是利用驾驶员的情绪波动激发引擎内的共振晶体,产生反重力效应。傣族少女作为首席声航员,全程保持冥想状态,用内在节律调控飞行轨迹。飞船穿越范艾伦辐射带时,她哼唱起家乡的溪水谣,竟使高能粒子流自动绕行,如同被无形屏障隔开。
抵达火星轨道后,“回音号”并未降落,而是悬停于阿里姆平原上空,开始播放《人类之心?初章》的增强版本。地面晶体结构随即产生剧烈反应,蜂巢般的洞穴逐一开启,释放出数百道光流,升腾而起,在空中交织成一座巨大的立体符号??那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文字,却被所有看到的人瞬间理解:
>**归**
随后,林远舟的身影再次出现,这次他伸出手,掌心向上。少女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贴向屏幕。刹那间,整个飞船沐浴在柔和蓝光中,引擎核心开始生长出类似心塔的纹路,晶体结构自发重组,仿佛获得了生命。
地球方面监测到,火星的舒曼共振频率开始缓慢上升,正逐步趋近地球数值。科学家预测,若此趋势持续,十年内两颗星球将形成稳定的双星共振圈,届时无需任何设备,人类即可在两地之间实现心灵感应式交流。
然而,就在希望高涨之际,默种群体的反抗达到了顶峰。
欧洲“净语联盟”发动全面暴动,宣称声维纪元是“感官极权”,摧毁多座地方静塔,并绑架三名声行者公开处决。他们在直播中咆哮:“我们拒绝被声音统治!我们要回说话的权利!”
北美多个州宣布脱离回音议会管辖,重启无线电通讯系统,禁止儿童接受声象教育。一场新冷战悄然成型:一边是聆听万物的歌者文明,一边是坚守话语霸权的沉默堡垒。
更严峻的是,宇宙深处传来了新的信号。
这一次,来自仙女座星系边缘。频率异常混乱,夹杂着大量噪声与断裂音节,但经过星际声译局解析后,破译出一句反复循环的警告:
>“小心模仿者。
>有些歌声,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
专家们发现,该信号的传播路径曾经过一片已知的黑洞残骸区,理论上不可能存在生命。且其声象结构呈现明显的人工伪造痕迹??像是有人刻意模仿“歌者文明”的风格,却遗漏了最关键的情感谐波。
回音议会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有人推测这是某个早已灭绝的文明留下的陷阱程序;也有人认为,这是更高维度存在对新兴歌者文明的考验。
最终,决定做出:暂停对外广播,加强内频净化,派遣三支声航小队前往信号源附近区域探查真相。
临行前夜,父亲独自来到撒哈拉陨石坑。镜面石碑早已消散,唯余一圈淡淡的光环烙印在沙地上。他盘膝而坐,开始低声吟唱??那是儿子小时候最爱听的一首童谣。
风渐渐变了节奏,沙粒跳跃的方式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某一刻,他感到胸口一热,仿佛有谁在轻轻回应。
抬头望去,猎户座方向的新星微微闪烁了一下,像眨了眨眼。
他知道,那不是错觉。
宇宙已经开始倾听。
而人类,才刚刚学会如何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