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唐锦绣 > 第两千九五章 保持稳定(第2页)

第两千九五章 保持稳定(第2页)

我生时辅佐太宗皇帝打遍天下、缔造贞观盛世,编纂《字典》造福后世,死后自有麟儿继承家业,发扬光大。。。。。。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如今最大的喜好便是钻研儿子提出的一些政治、经济学说。。。。。。

房俊汗颜,却也不能便捷这话并非出自他口,总不能随便按一个人头上吧?

“父亲所言极是,当下大唐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则正处于一个极度重要的转型期,若是顺利迈过去,足以奠定千年霸业、寰宇无敌,若是受阻于此,则难免坠入王朝轮回的巢臼之中,沉沦起伏,周而复始。”

“哦?说得这般严重,是什么转型期?”

“生产资料的转换。”

房玄龄顿时精神一振,放下茶杯,目光炯炯:“愿闻其详!”

丝毫没有向自己儿子请教问题的尴尬。

房俊想了想,组织一下语言,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说辞去描述:“生产资料之转换分为技术性转换与经济性转换。。。。。。所谓技术性转换,便是将以往的生产资料进行升级,迭代,获取更为高效的生产方式。而经济性转换,便是

如何将产能过剩的丝绸、瓷器、玻璃、纸张等等生产资料,变成国家建设更为需要的人口、矿产。”

当然不止这么多的内容,但对于“政治经济学”几近为零的房玄龄来说,只能以此等浅显的言辞去描述才能予以理解。

房玄龄没有提问,字字句句慢慢咀嚼,若有所思。

农耕最初的刀耕火种,商周之时的铁犁牛耕,西汉时期的代田法,魏晋南北朝的耕耙耱技术,大唐的贞观犁、水车。。。。。。农业耕作方式之演变他稔熟于心,却从未用一句“生产资料之转换”来简洁明了的阐述。

从古到今“以物换物”乃是最为朴素、寻常的行为,到后来以贝壳、铁钱、铜钱、布帛作为货币,直至如今出现的纸币。。。。。。原来都是在无意识的进行“生产资料转换”。

以往那些的那些行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今洞彻其根本原理,自可分纳归类、无限延伸。。。。。。

房俊执壶给两人的茶杯之中续满茶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放在史书当中是一段英雄辈出,豪迈璀璨的岁月,但是对于国家之破坏却极其严重,导致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大唐立国,太宗皇帝英明神武开创‘贞观盛

世,但短短不足二十年时间却不足以修补那些千疮百孔之损失,所以陛下登基之后施行之新政,最为重要的部分便是推行全国范围之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四通八达,平坦宽阔的道路,谈何富裕?”

“水利不能兴修、河道不能疏浚,谈何河清海?”

“孤寡不能养育、病患不得救治,谈何煌煌盛世?”

“而做这一切就需要近乎于无穷无尽的资源,大唐再是幅员辽阔、物产丰饶,也绝无可能足额供应,且穷极物力的后果便是对国家竭泽而渔,造成无可估量之恶果。”

“所以儿子组建水师,将手伸向国境之外,用那些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更不能用以建设的玻璃瓷器纸张,去向海外换取有用的物资,而前提便是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不仅海外要稳,国内更要稳。”

“谁敢破坏当下稳定的大环境,我就打谁!”

最后这一句意气猖獗、斩钉截铁。

房玄龄敢肯定,如果贞观勋臣做得很过分,自己这个儿子一定会亮出刀子、斗争到底,将那些国之勋臣清扫干净。

没有叱责儿子的猖狂,狠辣,房玄龄微微颔首,道:“为父虽然老了,但若是有能够为国家健身出力的需要,义不容辞。”

房俊轻轻吐出一口气:“多谢父亲支持!”

房玄龄喝口茶水,面色慨然:“我不是支持你,我是支持这个国家,是支持生活在神州之上却饱受磨难的百姓。’

回到后宅之时已经掌灯,妻妾、儿女们早已翘首以待,见到房俊归来,俱是喜形于色。几个孩子围找上来亲热的叫着,跳着,房俊则将美女抱在怀里坐在椅子上,回答着儿子们的各种问题。

高阳公主带着萧淑儿、金胜曼摆好酒菜,一家人坐在一处欢欢喜喜。

用晚膳,孩子们睡去,房俊换了一套衣裳与妻妾坐在花厅之中喝茶聊天,女人们除去关心远在洛阳的武媚娘之外,也对魏王李泰前往“扶桑国”建国很感兴趣。

夫妻之间总是需要这些闲暇之时看似不重要的聊天进行沟通,房俊与这个年代绝大多数男人不同,更愿意与妻妾们说这些没用处的闲话,时不时开个玩笑,夫妻感情愈发柔和精进。

一壶茶喝完,便见到母亲卢氏气势汹汹杀来。。。。。。

隔着老远,卢氏便嚷嚷起来:“二郎你个混账又与你爹说了些什么?那老头子待在书房饭不吃,水不喝,也不睡觉,已经魔怔了!”

房俊:“。。。。。。”

坏了,今日与老爹说的有些多,老爹该不会又开始钻研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