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唐锦绣 > 第二二零二章 一鼓而定(第2页)

第二二零二章 一鼓而定(第2页)

“喏!”

“喏!”

两人相继起身,齐声应诺。

翌日黎明,雨势略减,唐军全面发动攻城。

虽然雨一直下火油弹的威力被削减,但河面上的战船依旧不断开炮,隆隆炮声为陆地上的袍泽助阵。

唐军战意高昂、士气如虹,一鼓作气将敌军在城外的防御突破,然后还是经受数次战争检验的老一套??埋设“火药包”,炸毁城墙,重甲步卒突进,全军攻入城内掩杀………………

因?耶跋摩犹豫不决未能及时撤出他曲城,现在后路被习君买率军截断,刘仁愿攻打南门之余又分兵穿插至东门,整座他曲城好似闷罐一般被团团包围。

城内军队起初还能抵挡一阵,但是在南门城墙塌陷被唐军重甲步卒突破之后,抵抗意志瞬间崩溃,真蜡军队在城内到处流窜、抢掠钱财,号令不通,军心溃散,乱成一团。

到了傍晚时分,唐军突进至王宫附近,真蜡文武大臣排着队伍集体投降……………

他曲城破,真蜡国亡。

一队队唐军随机在城内各处清缴乱兵、维持治安,对于负隅顽抗亦或奸淫掳掠之乱军大开杀戒,直至傍晚时分整座他曲城终于安静下来,无以计数的乱兵尸体铺满大街小巷,雨水将血水冲淡、蜿蜒流淌,百姓,商贾、以及缴

械的真蜡兵卒在官员组织之下走上街头,收殓尸体,洗刷街巷,一车一车的尸体被拉到城东山脚下挖坑掩埋,以免爆发疫病。

国王?耶跋摩以及其妻儿、王室、一部分大臣,被勒令携带一部分财产登上唐军战船随同杨胄、习君买一起顺流而下,出湄公河、至岘港,再转乘战舰前往大唐。

与此同时,刘仁愿留守他曲城实施对真蜡之临时统治。

杨胄抵达岘港,登陆休整,派遣船只将?耶跋摩一行押解前往大唐。

早已做好准备的苏定方则与杨一起率领船队自岘港出发,一个月后抵达波斯海最低端港口巴士拉城。。。。。。

*******

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雪峰出发,汇聚无数雪山融水与泉源的涓涓细流终至滔滔大河,弗利刺河与底格里斯河如同两条生命脉络,马不停蹄的奔流向东南方的波斯湾。

河水所经之处冲积出一片新月形的平原,当地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土地”,是人类文明最为古老的摇篮之一。

这片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的弧形地带宛如一弯滋养的月牙,在这里,苏美尔人开创了城市、文字与法律;巴比伦人用《汉谟拉比法典》刻下秩序的追求;亚述人则以铁骑建立了庞大帝国。

从乌尔城邦到空中花园,如星辰般照亮了历史的黎明。

当大食国在先知的统御之下疯狂扩张、开疆拓土,由麦地那走出沙漠向着四面八方征服,在古老的城池泰西封击溃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统治了这一片肥沃、文明的土地。

在这里,大食人意识到了对外贸易之重要,但横亘在北方的波斯高原阻挡了通往七河流域以及遥远东方的道路,遂在两河交汇的出海口处营建一座港口城池,用作与波斯、七河流域、以及遥远东方的贸易通道。

这便是建成刚刚三十年的巴士拉城,疆域辽阔的大食帝国最繁华的港口。

碧空如洗、海水湛蓝,船桅林立、白帆如云,百余艘大唐水师战舰在海面之上缓缓集结,然后鱼贯自入海口驶入阿拉伯河,向着上游五十里之外的巴士拉城进发。

这条河道是弗利刺河、底格里斯河、以及北方波斯高原流过来的卡伦河自河口上游百里处汇聚而成,奔流入海。

千万年的河水冲刷使得河口处大量泥沙淤积,形成大片大片的沼泽不利于建城,所以当年大食人选择将城池建于河口之上五十里处。。。。。。

河口处最宽达数百里,最窄处仅三十里,早已观测到唐军舰队来袭的大食水军凑足数十艘大小战船猬集于这里。

大食水军在波斯海的兵力几乎全部葬送于尸罗夫港一战,其余兵力仍在地中海一带与拜占庭作战,不可能通过狭窄的苏伊士运河调往波斯海,所以自知实力不敌的大食水军打算扼守河口、利用狭窄的水道决一死战。

苏定方负手站在船头眺望着河口方向,桅杆上的号令兵挥舞旗帜打出旗语。

战船瞬间集结,数十艘战舰排成横列向着敌军推进,尚未结阵便率先开炮,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弹丸出膛落在海中溅起水柱,落在船上则砸碎甲板、破坏龙骨、甚至砸漏船底。

三轮炮击过后,海面上碎木漂浮、伏尸处处,唐军战船犹如万马奔腾一般冲锋上前,兵卒站在船舷以火枪、弓弩、长矛等兵器对残余之敌人予以屠戮,顷刻间鲜血染红海水。

因河口水位太浅、大船容易搁浅,所以苏定方、杨胃两人由大船转乘小船,浩浩荡荡沿着河口杀入河道,鼓起风帆,向着上游巴士拉城奔袭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