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唐锦绣 > 第二二零玖章 神兵天降(第3页)

第二二零玖章 神兵天降(第3页)

听政司紧急发布禁令,关闭所有公共音响设施,并派遣“反向倾听小队”深入社区,用安抚性音波覆盖污染频率。与此同时,召集百名资深倾听使组成“唤醒团”,轮流进入病房,握住患者的手,低声讲述他们的过往人生??童年趣事、初恋悸动、亲人离别、梦想破灭……

奇迹发生了。第七日清晨,第一位患者睁开了眼,嘴唇微动,艰难吐出两个字:“谢谢。”

随后三日内,三百余人陆续苏醒。许多人第一句话竟是:“我梦见有人一直陪着我说话……我没被丢下。”

事件平息后,皇帝亲书匾额赠予听心坊:“声之所系,命之所托。”

而那位乐师被捕时并无悔意,只冷笑:“你们推崇倾听,却忘了声音也能杀人。”

审判会上,沈言作为心理顾问出席。他静静听完乐师控诉,然后说:“你说得对。声音确实能杀人。但你也错了??真正杀死你的,不是别人不听你,而是你自己拒绝听见这个世界。”

乐师怔住,良久无言。

数月后,他在狱中写下一生最后一首曲子,题为《静听》。乐谱送至听政司,经测试确认无害,遂批准公开演奏。首演之夜,全场肃立,琴声起处,如泣如诉,却又透着一丝释然。最后一音落下,指挥缓缓转身,面对观众席深深鞠躬。

那一刻,没有人鼓掌。

但他们的眼泪,是最好的回应。

时光荏苒,又逢春祭。

秦岭玉竹再度自发鸣响,这一次,旋律清晰可辨??竟是当年阿禾最爱哼唱的那首童谣。据守山弟子统计,当夜全国共有九百一十三人同时梦见她:依旧是素衣披发,站在麦田中央,手中牵着一根无形的线,连接着千万人的掌心。

醒来之人纷纷起身,写下所梦,寄往各地听心坊。

其中一封信来自岭南山村,署名是一位百岁老妪。她说自己幼时曾在洛阳见过阿禾一面,当时她偷了人家一枚铜铃,本以为要被打骂,谁知阿禾只是蹲下来,轻轻抚摸她的头,说:“你拿走吧,也许有一天你会把它还给需要的人。”

七十年后,她终于托孙儿将铃铛送回听心坊,并附言:“我不识字,也不会说话。但我记得那双手的温度。现在我把铃还了,也把我这一生的感激说了。”

铃铛入库那天,恰好是阿禾诞辰纪念日。

当晚,玉竹顶端史心铃忽然自行脱落,坠入泥土。翌晨,原地开出一朵前所未有的巨花,花瓣呈半透明状,内里似有光影流动,宛如容纳了万千心声。植物学家研究数月不得其解,最终只能记录:“此花无种可考,唯遇真诚之语,则散发微光。”

人们称之为“聆光花”。

多年以后,《天唐实录》记载:“开元之后,国运昌隆,非因兵强马壮,实赖民心通达。上下相听,怨怼不积;内外互信,祸乱难生。故虽偶有风雨,而社稷安稳如初。”

而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

**“不怕你不说话,只怕没人肯听你说完。”**

每当夜深人静,仍有无数梦铃在风中轻响。

它们不属于任何一人,却又属于每一个人。

就像那朵静静绽放的聆光花,不开在史册里,也不长在宫殿旁,

它只开在那些愿意停下脚步、俯身倾听的瞬间,

开在每一次颤抖的倾诉之后,

开在每一滴终于落下的眼泪之中,

开在人类尚未放弃理解彼此的漫长旅途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