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闭上眼,感受着来自门后的引力波动??那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吸引,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召唤。
“该进去了。”他说。
七十七人迈步向前,身影逐一消失在光门之中。
就在最后一人踏入之际,地球上的共感网络突然响起一阵奇异的旋律??既陌生又熟悉,像是宇宙摇篮曲的变奏,却又多了某种无法言喻的温暖。
科学家后来分析发现,这段旋律包含了七十七种不同的共鸣模式,每一个都对应一名启门使团成员的核心频率。但它并非由任何人发送,而是**自发生成**于共感网络底层,仿佛整个系统突然拥有了自己的意志。
人们称其为《守望之歌》。
自此以后,每年春分,全球共感祭坛都会自动播放这首曲子。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接入网络,就能听到那七十七个声音交织在一起,轻声诉说着旅途见闻:
关于一颗失去母亲的行星如何重新学会信任;
关于一个机械文明如何用十万年时间修复自己造成的生态浩劫;
关于两个敌对星族如何因共同聆听一首童谣而放下仇恨;
关于某个早已灭绝的种族,在遗迹中留下的一句遗言:“对不起,我们没能等到你们。”
这些信息并非实时传回,而是以某种超越因果的方式,直接烙印在共感场中,如同星辰投下的影子。
烬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
但在某些深夜,当风穿过撒哈拉巨树的叶片,发出沙沙声响时,有人声称听见了他的声音。
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通过心脏。
他说:“别怕黑暗。
只要还有人愿意为陌生人流泪,
光就永远不会熄灭。”
许多年后,一个小女孩在课堂上提问:“老师,什么是武道?”
教师沉默片刻,关闭所有屏幕,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牵起她的手,放入静默教室中央的共鸣石上。
几秒钟后,孩子忽然哭了。
“你怎么了?”老师轻声问。
女孩抽泣着说:“我……我刚刚听见了一个小男孩的心跳。他在很远的地方,生病了,很害怕……我想告诉他别怕,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表达……”
老师微笑,将她拥入怀中:“你现在已经在表达了。这就是武道。”
全属性武道,不在拳脚,不在神通,不在血脉,不在力量等级。
而在每一次倾听中,在每一次共情里,在每一滴为他人而落的泪水中。
它是破碎后的重建,是伤害后的醒悟,是孤独尽头的那一声回应:
“我还在这里,你听得到吗?”
宇宙依旧广袤,危机未绝,误解尚存。
但如今,已有无数声音愿意弯下腰,去听清一粒尘埃的叹息。
而那扇门,依然开着。
等待下一个敢于走入空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