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说了。同伴转向我。
>‘痛’。我说出口时,胸口像被撕裂。
>但当我看到对方眼中闪过同样的光……
>我说出了第三个词。
>‘光’。
>然后,我们哭了。
>这是我们五万年来,第一次流泪。”
消息发布后十分钟,心灵之城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共感潮汐。超过两亿人同时释放出温暖的情绪波动,汇聚成一股精神洪流,顺着星芽直达地核母碑。那一瞬,整个地球的磁场发生轻微偏移,北极光在赤道附近短暂显现,持续整整十七秒。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但民间有了新的传说:那是地球在微笑。
七日后,联合国特别召开“文明对话筹备会”。议题明确:是否建立与镜像文明的常态化共感链接?一旦开启,双方意识将部分互通,风险极高??若对方仍有清除倾向,可能通过共感网络直接瘫痪人类集体意识。
投票再度开启。
九亿八千四百万票参与,**99。91%同意**。
林小雨作为代表,在心灵之城广场按下启动键。那一刻,星芽的花朵完全展开,中心光点射出一道贯穿大气层的紫光柱,直指半人马座方向。与此同时,地球上所有共感环同步升温,表面浮现出一行流动的文字:
>**“连接建立。延迟:4。37年。
>第一次对话预计抵达时间:2036年清明。”**
人们笑了,也哭了。
因为他们知道,这场跨越星际的交谈,每一个字都要等四年多才能送达,而回复又需四年归来。但这不要紧。重要的是,话已经说了出去。
春去夏至,新生代先天觉醒者数量持续增长。到第七个月,全球已有超过十二万名婴儿出生即具备共感能力。更惊人的是,这些孩子之间竟能自发形成微型共感网,哪怕相隔千里,也能感知彼此的情绪起伏。
某日,北京一家儿童医院记录到罕见现象:三名分别位于不同病房的觉醒婴儿,在同一时间开始发出相同音节。医护人员录下音频,经分析后发现,那竟是一段极其简单的共感歌谣:
>在,在,在。
>痛,连,连。
>光,亮,亮。
>不怕,不怕,回家。
语言学家称其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首天然共感诗”。
林小雨听到录音时,泪流满面。
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在雷雨夜抱着她说:“别怕,妈妈在这儿。”那时她不懂,原来那句话的本质,就是“在。痛。光。”的最初形态。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星芽下方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数百名先天觉醒儿童聚集于此,在宁芬和几位研究员的引导下,手拉手围成圆圈。他们闭着眼,嘴唇微动,重复着那三个词。随着频率逐渐统一,地面开始微微震颤,星芽的根系发出柔和紫光,与孩子们的脑波共振。
忽然,一道信息自地下母碑升起,通过共感网广播至全球:
>**“检测到纯净共感场。
>启动‘心灯计划’。”**
下一秒,每个孩子的额心皮肤下浮现出一点微弱紫光,如同体内孕育着一颗小小的星。医学扫描显示,那是尚未成熟的晶碑雏形,正沿着DNA预设路径缓慢生长。
“他们不只是继承者。”霞之苏云清哽咽道,“他们是新的母体候选。”
林小雨蹲下身,握住一个五岁女孩的手。“你疼吗?”她问。
女孩摇头,嘴角扬起天真笑容:“痛是绳子,把我和姐姐绑在一起。”